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步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145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0

1.综合题(共3题)

1.
蟑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把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出来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蟑螂昼伏夜出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看属于_______行为,受体内_______的控制。 
(2)本实验说明,蟑螂的这种行为受环境因素中___因素的影响。 
(3)根据蟑螂的习性,你认为捕杀蟑螂的最佳时间是______。
2.
在研究动物行为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记,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做标记,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究过程:①设计如下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小白鼠走迷宫时在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小白鼠走迷宫时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组别
号别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实验组
1号鼠
69
43
12
25
17
2号鼠
87
49
58
46
41
3号鼠
53
39
15
32
14
对照组
4号鼠
92
32
38
13
19
5号鼠
60
41
37
66
33
6号鼠
63
19
13
30
12
 
(3)结论1:小白鼠____(填“有”或“没有”)学习能力。 
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做标记,_________。
3.
阅读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① 用线掉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 换成用线掉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③ 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 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 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 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回答问题:
⑴ 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____ 行为。
⑵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__ 行为。
⑶ 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________ 。
⑷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新的________ 行为。

2.资料分析题(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母牛生下一头小牛,母牛一步都舍不得离开小牛。后来,人们把小牛牵走了,母牛便流露出很悲伤的样子。为了宽慰母牛,人们在牛棚里放了一个肚子里装满了草料的小牛标本,母牛以为自己的孩子又回来了,不停地舔舐这头“小牛”,当标本的外皮裂开,露出里面的草料时,母牛似乎忘记了“母爱”,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直至把“小牛”吃光。
材料二 动物行为学家把一只经常做实验用的黑猩猩领进实验房间,然后离开,几分钟后,他通过门上的钥匙孔向屋内观察,发现黑猩猩也通过这个钥匙孔在看他。
(1)母牛的行为和黑猩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_________,属于学习行为的是__________。 
(2)黑猩猩产生的这种行为是通过_____获得的。 
(3)材料中母牛的行为和黑猩猩的行为最突出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二者在维持动物生存的意义上有何不同?_____。

3.单选题(共7题)

5.
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B.青蛙
C.公鸡D.黑猩猩
6.
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蜘蛛结网B.蜜蜂采蜜C.鹦鹉学舌D.母鸡育雏
7.
下列属于动物繁殖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B.蜜蜂采蜜C.蜘蛛织网D.蚂蚁群居
8.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老马识途B.海豚表演C.鹦鹉学舌D.蜘蛛结网
9.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孑孓一旦发育成蚊子,就会吸食植物的汁液或动物的血液,这 种行为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后天性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
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亲鸟喂食B.青蛙抱对C.蜜蜂采蜜D.公鸡绕道取食
11.
下列不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乌贼喷墨B.萤火虫发光C.刺猬冬眠D.海豚转圈表演

4.选择题(共7题)

12.

下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13.

下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14.

下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15.

下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近几年,手机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是否应该进入校园,引起了学校、社会、国家的关注。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当代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朗中学从2017年4月份开始开展“阳光手机”活动。

    为确保这一活动顺利展开,学校团委决定于201 7年3月26日15: 00在报告厅举行一场大型的辩论会,辩题是“高中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是利还是弊”,同时邀请部分家长组成评委团,亲临辩论会的现场。

    请以立朗中学校团委的名义,给受邀家长发一份邀请函。要求:符合应用文格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近几年,手机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是否应该进入校园,引起了学校、社会、国家的关注。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当代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朗中学从2017年4月份开始开展“阳光手机”活动。

    为确保这一活动顺利展开,学校团委决定于201 7年3月26日15: 00在报告厅举行一场大型的辩论会,辩题是“高中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是利还是弊”,同时邀请部分家长组成评委团,亲临辩论会的现场。

    请以立朗中学校团委的名义,给受邀家长发一份邀请函。要求:符合应用文格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近几年,手机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是否应该进入校园,引起了学校、社会、国家的关注。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当代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朗中学从2017年4月份开始开展“阳光手机”活动。

    为确保这一活动顺利展开,学校团委决定于201 7年3月26日15: 00在报告厅举行一场大型的辩论会,辩题是“高中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是利还是弊”,同时邀请部分家长组成评委团,亲临辩论会的现场。

    请以立朗中学校团委的名义,给受邀家长发一份邀请函。要求:符合应用文格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