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41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写法全对的一项是(   )
A.职(chèng) 待(nüè) 随声附和 众目睽睽
B.粗(guǎng) 开(zhàn)    骇人听闻 不求甚解
C.塌(dān) 然(mù) 人声顶沸 威风凛凛
D.静(mì) 抽(yī) 大相径庭 沾轻怕重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咄咄逼人地成长。
B.翠屏湖游人如织,水中鱼儿往来嬉戏,栩栩如生
C.李明同学站起来,煞有介事地说:“我见过美女蛇。”
D.王宁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这次考试竟然只得了九十多分,真是怪诞不经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B.为了防止不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学校保卫科做了很多工作。
C.长沙市计划三年内建设大约600左右个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D.困难像一张网,只有敢于面对并奋力拼搏,才能摆脱困难,成为胜利者。
4.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打开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 ① ③ ② ⑤B.③ ⑤ ① ④ ②
C.① ③ ⑤ ④ ②D.④ ① ③ ⑤ ②
5.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插茱萸等习俗。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2.句子默写(共1题)

6.
请按照原文填空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孔子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②“西楼”,泛指送别之地。
【小题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二句写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但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B.第二句写深秋霜林尽染,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疾奔,描画了一幅清丽明快的水彩画,令人沉醉,与诗人表达的情感一致。
C.“急”突出了舟行的迅疾,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态,突出了诗人目送行舟离去时的忧伤心境。
D.第三句“酒醒”的人是指作者,“人已远”中的“人”是指远行者,“下西楼”的人也是远行者。
E. 送别诗中常用长亭、杨柳、夕阳、酒等等意象来表达离愁别绪。
【小题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满天风雨下西楼”的表达效果。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 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小题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狼不敢 跑号如
D.相数十步 一狼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数刀毙
A.两狼并驱如故B.久不动C.谋分捉D.禽兽变诈几何哉
【小题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小题4】阅读以上两文,说说两文中的狼分别有什么特点?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记叙文阅读
这样的父亲
马丽
①秋末冬初,寒意渐浓。办公室的门忽然无声地开了一条缝,却不见人。正诧异间,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伸了进来。
②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过了两三秒钟,才看见(1)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零乱。头上还黏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他迟疑地从门缝中挤进来,似乎感到了大家目光中的厌恶,于是停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张老师……在吗?”
③“哪个张老师?”
④“就是我儿子的班主任呀。”
⑤“你儿子是哪个班级的?”
⑥他说了一个班级,并报出了他儿子的名字,同事中有几个人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都是那个学生的任课老师,都惊讶于那样出色的孩子的父亲竟是这个样子!
⑦有人告诉这位父亲,他儿子的班主任出去了,让他先进屋等一会儿。男人小心地走了进来,他把两个包放在地上,人也“扑通”一声坐下去,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家都愣住了,纷纷叫他起来,让他坐到椅子上,他却着急地连连摇手。
⑧大家不再坚特,转而询问他从哪里来,找儿子做什么。
⑨听到热心的询问,他的声音竟然哽咽了。他说,两年前,他妻子因受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家人稍一疏忽,她就离家走失了。两年来,四处求医问药,仍没有好转。前些日子,因忙农活疏于看护,妻子再次离家。他风餐露宿,不分日夜地已经寻找了近一个月。说到这里,男人长叹一声,窝在眼里的一汪泪终于滚落下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有人给他纸巾,他摇摇头,从衣袋里扯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到门外去擦。
⑩同事小余默默地起身,倒了杯水递给他。小宁把自己刚买的两张热馅饼放到男人的袋子上。其他人都从座位上站起来,不知谁带的头,有人把一些纸币放到他的包袱上。
⑪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涨红着脸,慌忙摆着手:“不……不是的,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来看看孩子的。”他拿起小宁给的馅饼说:“老师给的这个,我要。”随即把那些纸币抓起来放到就近的桌上,说:“这个我真不要,那成啥啦!”
⑫张老师回来了,男人简略地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们纷纷夸他儿子,他听了,点着头,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
⑬张老师出去叫他的儿子,男人不安起来,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只见他快步走到镜子前把自已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⑭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男人侧耳听了听,忽然现出了紧张的神色,他飞快地把自己掉在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⑮门开了,张老师的身后走来一个个头高高、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他的儿子来了。这时候,我发现,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了身子……
⑯小伙子走进来,A    
⑰他和儿子说着话,和所有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父亲没什么两样。儿子沐浴在父亲话语的春风中,脸上泛着红晕,微笑着,神色中没有一点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生出的难堪和羞愧。(2)如果说这之前这位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⑱我的眼睛湿润了,惊叹于这种变化且深深为之感动。看着四周,同事们的脸上也写着同样的感动和敬重。我们惊叹这奇迹,更敬重这奇迹的创造者——父亲!我们也终于明白: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
(摘自《辽宁青年》2012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请阅读上面的文章,填写表格:
情节  
“我们”的感情变化
中年男人刚出现在老师办公室

中年男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


同情
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

 
【小题2】试分别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零乱。头上还黏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2)如果说这之前这位父亲路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小题3】标题中“这样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文章结尾写道“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或感悟。
链接材料:两岁时,我父母离婚,我是由一位单亲母亲抚养成人的。母亲不得不工作,并时常为支付生活费用而苦苦挣扎,但有时仍然无法为我提供其他孩子享有的东西。小时候,我在印度尼西亚住了几年。我妈妈没有钱送我上其他美国孩子上的学校,但她认为必须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她决定从周一到周五亲自给我补课。不过她还要上班,所以只能在清晨四点半给我上课。教完三个小时以后,她去上班,我去上学。你们可以想见,我不太情愿那么早起床。有很多次,我趴在餐桌上就睡着了。但每当我抱怨的时候,我妈妈都会用同样的表情看着我,然后说:“小鬼,你以为教你我就很轻松?”
(节选自奥巴马演讲,略有改动)
注: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1991年,奥巴马以优等生荣誉从哈佛法学院毕业,2008年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

6.名著阅读(共1题)

10.
名著阅读
(1)“四圣试禅心”一回,为了考验唐僧师徒,“四圣”是怎样做的?
A.设“美人计”变为母女四人,招唐僧师徒为夫婿。
B.变成四个老人,与唐僧会友谈诗,消遣情怀。
C.变成盘丝洞中的女妖,摄走唐僧,试其胆量。   
D.设“苦肉计”,诱唐僧师徒上当,试其慈心。
(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A、孙悟空不是保护师父去西天取经吗,为什么他会在花果山?
B、从本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猪八戒的什么特点?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综合性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决定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
(1)如果你来策划组织本次活动,请设计两种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形式。
(2)为宣传阅读的益处和重要意义,更好地促进大家阅读,请你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3)小茗同学非常喜欢用手机阅读网络小说,认为这样又方便又省钱,是我们中学生最好的阅读方式。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8.作文(共2题)

12.
小作文
请在记叙文《这样的父亲》第节A处补上一段文字,对文中的“儿子”进行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要求:(1)符合上下文语境;(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150字左右
13.
大作文:
请以“感谢有你”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