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理想、窗户、春天、中间都是名词,分别表示抽象事物、具体事物、时间和方位。 |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的作品以慷慨豪迈、大气磅礴著称,极富真情实感,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我与地坛》等。 |
C.作家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的美丽、娇媚、温柔、 细润、甜美、夏雨热烈、粗犷也奔放,秋雨端庄而沉思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 |
D.令尊、惠赠、舍弟、大驾都是敬辞,家君、拙见、敝姓、见教都是谦辞。 |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雪白的鸽子在响晴的天空中飞翔。 |
B.这位老师讲课旁征博引,十分有趣,那咄咄逼人的语调也常被同学们模仿。 |
C.春节里,孩子们呼朋引伴,到大街上观花灯。 |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
3.
下面句子的停连标注或朗读重音(加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B.坐着、躺着、打两个滚,ˆ踢几脚球,ˆ赛几趟跑,ˆ捉几回迷藏。 |
C.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很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被贬期间。
【小题1】诗歌的一、二句描绘了哪些景物?
【小题2】你从全诗中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很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被贬期间。
【小题1】诗歌的一、二句描绘了哪些景物?
【小题2】你从全诗中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6.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这两篇文章选自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
(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这两篇文章选自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
(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家庭融洽、欢乐、温馨的氛围。 |
B.乙文的友人虽无礼无信,但知错能改;元方则聪颖善辩,有礼有节,性格正直。 |
C.甲乙两文只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
D.甲文作者更欣赏谢道韫的才华,乙文启示我们要守时守信。 |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7.
春风
林斤澜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⑤A.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B.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得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⑩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⑪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小题1】选文中的南方和北方的春风各有怎样的特点?各至少两点。
【小题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画线 A 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 B 句。
【小题3】作者着重写北国的春风,为什么第九段写北国的山民?
【小题4】文章结尾说:“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从全文来看,作者为什么怀念“北国的春风”?
林斤澜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⑤A.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B.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得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⑩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⑪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小题1】选文中的南方和北方的春风各有怎样的特点?各至少两点。
【小题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画线 A 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 B 句。
【小题3】作者着重写北国的春风,为什么第九段写北国的山民?
【小题4】文章结尾说:“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从全文来看,作者为什么怀念“北国的春风”?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