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018年11月18日,北京市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有19支球队、91名青少年选手参加。冰壶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在日常练习中锻炼机体核心肌群的力量和机体协调能力。
(1)图1是运动员利用低位拉力器锻炼上肢肌肉的示意图。此时,运动员的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状态。


(2)运动员掷冰壶时,身体下蹲,以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壶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滑向营垒中心(如图2)。上述动作的完成,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着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填写序号)。
(3)冰壶运动员完成上述一系列动作时,主要是在_______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实现的,完成这一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投掷过程中保持重心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脑的结构中,_______与协调人体运动、维持躯体平衡有关。
(1)图1是运动员利用低位拉力器锻炼上肢肌肉的示意图。此时,运动员的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状态。


(2)运动员掷冰壶时,身体下蹲,以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壶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滑向营垒中心(如图2)。上述动作的完成,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着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填写序号)。
(3)冰壶运动员完成上述一系列动作时,主要是在_______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实现的,完成这一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投掷过程中保持重心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脑的结构中,_______与协调人体运动、维持躯体平衡有关。
2.
宋代文学家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描述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莲花开放时花瓣舒展、色泽艳丽、姿态优美,且“香远益清”,由此推测,莲花的传粉过程需要_______作为媒介。
(2)夏季,莲花的中心会长出莲蓬,莲蓬中有莲的果实——莲子。人们在食用新鲜的莲子时,通常剥去“莲子皮”(即莲子的果皮)再食用,此时食用的部分是莲的_______,它是由莲花结构中的_______发育而成。
(3)我国莲藕的种质资源丰富,对于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通常会选择用这些莲藕的部分藕节埋在塘泥中栽种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4)莲花作为我国十大观赏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莲花品种的培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方兴未艾。科研人员选择了纯种的红紫色莲花与纯种的白色莲花,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进行了杂交,亲代和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如下:
若莲花的花色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字母B、b表示),上述杂交实验的花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1)莲花开放时花瓣舒展、色泽艳丽、姿态优美,且“香远益清”,由此推测,莲花的传粉过程需要_______作为媒介。
(2)夏季,莲花的中心会长出莲蓬,莲蓬中有莲的果实——莲子。人们在食用新鲜的莲子时,通常剥去“莲子皮”(即莲子的果皮)再食用,此时食用的部分是莲的_______,它是由莲花结构中的_______发育而成。
(3)我国莲藕的种质资源丰富,对于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通常会选择用这些莲藕的部分藕节埋在塘泥中栽种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4)莲花作为我国十大观赏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莲花品种的培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方兴未艾。科研人员选择了纯种的红紫色莲花与纯种的白色莲花,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进行了杂交,亲代和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如下:
父本 | 母本 | 子一代 |
红紫色 | 白色 | 全部为红紫色 |
若莲花的花色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字母B、b表示),上述杂交实验的花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3.
下图是一个蟾蜍的工艺品摆件。从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代器皿中,我们能够见到很多蟾蜍纹饰。从有崇拜、有故事、有图文的文明发展轨迹看,中国古代有蟾蜍文化。

(1)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它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区别很大,属于_____发育。
(2)科学家对某种花背蟾蜍受精卵的孵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温度范围,由受精卵孵化出的雌雄个体数量关系如下:
由上表可知,在温度范围为_______时,花背蟾蜍的性别主要受控于性染色体。综合两组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花背蟾蜍的性别不仅受控于性染色体,还受_______的影响,后者可能影响了性腺的进一步分化。
(3)研究表明,控制花背蟾蜍性别的性染色体与人类类似,也是X、Y染色体。为了获得某一性别的蟾蜍,科研人员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处理了一批蟾蜍精子,在剔除了其中含X的精子后,将剩余的精子在18~20℃下与卵细胞结合,由此繁殖出来的蟾蜍性别均为_______。
(4)我国古代的蟾蜍文化可能源于生殖崇拜。古代人生存艰难,后代夭折多,而蟾蜍、蛙等动物一次产卵成千上万,因此古人认为蟾蜍的成体后代就特别多。你认为古人的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有关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简述理由:_______。

(1)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它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区别很大,属于_____发育。
(2)科学家对某种花背蟾蜍受精卵的孵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温度范围,由受精卵孵化出的雌雄个体数量关系如下:
| 18~20℃ | 28~30℃ |
雌雄个体数量关系 | 各占50% | 雄性个体显著多于雌性个体数 |
由上表可知,在温度范围为_______时,花背蟾蜍的性别主要受控于性染色体。综合两组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花背蟾蜍的性别不仅受控于性染色体,还受_______的影响,后者可能影响了性腺的进一步分化。
(3)研究表明,控制花背蟾蜍性别的性染色体与人类类似,也是X、Y染色体。为了获得某一性别的蟾蜍,科研人员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处理了一批蟾蜍精子,在剔除了其中含X的精子后,将剩余的精子在18~20℃下与卵细胞结合,由此繁殖出来的蟾蜍性别均为_______。
(4)我国古代的蟾蜍文化可能源于生殖崇拜。古代人生存艰难,后代夭折多,而蟾蜍、蛙等动物一次产卵成千上万,因此古人认为蟾蜍的成体后代就特别多。你认为古人的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有关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简述理由: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5.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DNA和蛋白质 |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C.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D.一个DNA上通常只含有一个基因 |
6.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
B.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
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
D.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9.
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方药简称OTC | B.中草药、中成药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
C.非处方药在服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 D.为了缩短治疗时间,可以增加用药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