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01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0

1.综合题(共1题)

1.
如图是人体上肢的两种运动状态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表示了一块骨骼肌的组成,①和②分别是 .A的名称是
(2)图甲表示 运动状态,要完成该动作,A必须是 状态,而B则是 状态.图乙中人体上肢的运动状态需要 的收缩才能完成.
(3)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骨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的 牵拉完成.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 组肌肉相互配合,并且受到 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其他如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协作.

2.单选题(共13题)

2.
动物具有学习行为,这有利于(  )
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寻找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3.
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关节转动 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④②①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4.
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孩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    )
A.母狼试图使婴孩成为自己的孩子B.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
C.母狼对人有报复行为D.母狼有较高的哺育能力
5.
夜晚,当一只狗开始狂吠时,其他的狗也会跟着狂吠不止,狗的叫声在狗群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制造噪声B.信息交流C.防御行为D.维持生存
6.
直臂垂直提起一桶水时,收缩的肌肉是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B.腓肠肌C.肱二头肌D.肱三头肌
7.
“飞蛾扑火”常用于比喻人们为寻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实际上飞蛾的这种行为是
A.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不怕死的行为
D.寻求光明
8.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
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9.
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B.蚯蚓走“T”形迷宫
C.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D.猴子表演骑车
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蜻蜓点水
B.兔的心脏在跳动
C.青蛙冬眠
D.孔雀开屏
11.
下列动物属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海龟、河蚌B.扇贝、章鱼
C.海蜇、河蚌D.水蛭、蜗牛
12.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近年来,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它们的栖息地大大减少,现存的近千只大熊猫被隔离成30多个小群体,这些小群体中,个体最多的不到50只,最少的则不到10只。对上述现象所产生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对繁衍不利B.有利于大熊猫的进化
C.有利于人们照顾大熊猫D.人们看不到大熊猫
13.
在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中,规定鱼类准许捕捞的尺寸,规定渔网网眼大小的规格,是为了限制捕捞()
A.亲鱼B.成鱼
C.幼鱼D.鱼卵
14.
大鲵又叫娃娃鱼,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B.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选择题(共5题)

15.甲,乙两人同时各接受了6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甲比乙每分钟加工的数量多,两人同时开始加工,加工过程中其中一人因故障停止加工几分钟后又继续按原速加工,直到他们完成任务,如图表示甲比乙多加工的零件数量 y (个)与加工时间 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观察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6.甲,乙两人同时各接受了6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甲比乙每分钟加工的数量多,两人同时开始加工,加工过程中其中一人因故障停止加工几分钟后又继续按原速加工,直到他们完成任务,如图表示甲比乙多加工的零件数量 y (个)与加工时间 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观察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7.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
18.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
19.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

4.填空题(共1题)

20.
乌贼俗称墨鱼(因能释放墨汁和类似鱼的游泳方式),但不是鱼,而是 动物。虾类和蟹类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属于 动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