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5

1.选择题(共5题)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cù) 手(duò)    伤痕累(1ěi)
B. 候(shì)    或(jiàn)    不置辩(xiāo)
C. 荣(yīng)   恐(hè) 如坐针(zhān)
D. 盘(huán)   刻(qǐng)   战战兢(jīng)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物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 ,大树的 ,细流的 ,大海的 ……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A. 坚韧   昂扬   执着   宽容
B. 昂扬   坚韧   宽容   执着
C. 执着   宽容   坚韧   昂扬
D. 宽容   执着   昂扬   坚韧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咯牙。
B.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C. 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参加了大会。
D. 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不断实现的过程。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D. 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5.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诗的开篇就以饮食的精美和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动作形成强烈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B. 一、二句中的“金梅清酒”“玉盘珍羞”表面上写出了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C. “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表现出诗人想要像姜尚、伊尹那样过上闲适安逸的隐居生活。
D. 本诗中诗人的感情不断变化,最末两句表明诗人重新鼓起了勇气,坚定了信心。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死亦我所 恶:讨厌,憎恨
B. 尔而与之 蹴:轻轻地
C. 妻妾之 奉:侍奉
D. 是亦不可以乎   己:停止,放弃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故患有所不
B. 二者不可得
C. 所识穷乏者得我
D. 为身死而不受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 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 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 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卒不许。

(注释)①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②兆人:兆民,万民。③亏:使……受损害。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请其过 舍:______
②何不制天子儿律乎?   别:______
【小题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
【小题3】本文体现了隋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刘国昇的《运动不当也伤身》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①翻看微信朋友圈的时候,经常看到有很多人在“晒”当天行走的步数,一天一万步的人不在少数。除此之外,近些年来马拉松跑也相当火热,还有一些人采取跑步运动来减肥……这样的运动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②今年55岁的赵阿姨因脑卒中后遗症导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为了让肢体得到锻炼,赵阿姨就每天坚持和病友们一起走5公里。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和路面不平整,两三个月后好多人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足跟痛,晚上热水泡脚,足跟按摩一周后才有所缓解。

③这就是典型的因频繁行走后出现的运动损伤,跟没有掌握好合适的健步走动作以及合理的强度有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因此,每天一般6000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数!

④其实,每个人所能承受的运动量是不同的,如果平时有运动的习惯,每天一万步、两万步并不困难。但如若平时缺乏运动,突然一天内走上两万步,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造成极大负担。长期下去,还可能会出现关节、韧带、骨骼损伤。在这种情况下,上了“步数排行榜”又有什么用呢?因此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自己的锻炼标准。

⑤首先,是否喜欢这项运动,做起来愉快,这个运动才有做下去的必要性;其次,关节有没有疼痛和不适;最后,做完运动后第二天是更精神了还是更累了。一般来说,微喘微汗是最理想的运动状态,既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又能让身心得到放松。

⑥“健步走”最早盛于欧洲,是一种介于一般走路(散步)和竞走之间的一种运动方式。健步走不仅可以使人的大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充分休息,并且通过行走时正确的呼吸和胳膊的自由摆动来增加肺活量和肺换气,同时腹部肌肉的活动还能增加胃肠蠕动,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由于上下肢同时活动和肌肉收缩活动,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

⑦“健步走”之所以如此火爆,一方面归因于国家和商家的大力宣传推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具有太多其他运动所没有的优势,如门槛低、花费少、场地不受限、简单易操作等。虽说社交媒体上各式各样的走路排行榜一路走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促进人们加强运动健身,但如果因为排名而盲目跟风,不但失去了运动本身的意义,还得不偿失。特别是为了刷步数、冲进排行榜而特地增加走路的量,反而会适得其反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⑧对中老年人来说,如果换算成步数,大概在5000~10000步,大约3~4公里。此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关节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不宜追求步数极限。

⑨年老及初行者以慢、中速行走为主,年轻、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员以快速走最佳。活动量也是关键所在,喜爱健步走的朋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节运动量,目标以“第二天精神状态不错,不觉得疲惫”为宜。

(选自《人人健康》,有改动)

【小题1】关于文中说明方法和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运用问句的说明方法,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②段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频繁行走后出现的运用损伤,跟没有掌握好合适的健步走动作以及合理的强度有关。
C.第③段通过引用和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成年人每天应该运动的健康步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科学、严密的特点。
D.第⑧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精准地说明了中老年人适宜的锻炼时间和运动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2】结合文章第⑥段,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健步走”让大脑充分休息;增加肺活量和肺换气。
B.“健步走”增加肠胃蠕动,利于胃肠的吸收和消化。
C.“健步走”防止血栓形成,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D.“健步走”能让人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小题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从文中可以看出,运动方式不当反而会损害健康,因此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方式,防止运动损伤。
B.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怎样的运动对身体有好处”,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C.“健步走”运动最早盛于欧洲,它门栏低、花费少、场地不受限、简单易操作,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每个人都应该坚持每天健步走5000-10000步。
D.“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左右”表示大概,说明中老年人每夫可以坚持轻负荷锻炼的时间是一个估算值,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9.
阅读《紫薇花的歌唱》,回答下列小题。

①又一棵紫薇树被人折断了!这正是紫薇花盛开的季节,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花坛里,一棵棵紫薇树沿道路延伸向远处,晨风中,开满一簇簇粉红色花朵的枝条轻盈地摇曳---就在这迷人的景致中,又一棵紫薇树被人折断了!

②比起高大的黄桷树和香樟树来,紫薇是太矮小、太柔弱了。在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的这段街道上,每个水泥石形条圈起的花坛里都植有五六棵紫薇。也许是刚栽下两三年,也许是花坛里缺少肥料,大多数紫薇始终只有一个人身那么高。树干细细的紫薇挺直了身子站立在大街两旁,像负有使命似的,等秋过去,等冬过去,等春来发芽,等夏来开花。每每经过这些树们,我心里都会生出一种敬意。

③但是,一年四季里,我都会看见有紫薇树被人摧折,或是枝条,或是树干。有一棵紫薇曾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之牵肠挂肚。它只有一尺多高,其实已不能说是一棵树,只算得上是一截树桩。空气灰蒙的冬天里,它喑哑地立着,宛如一只被人割断了声带却依然高昂着的鸟儿。春暖了,不知何时,那树桩竟长出了嫩芽,嫩芽一天天地又变成了细枝,细枝翠绿得像少女的歌声。我被这残损近无的紫薇树桩的顽强生长深深震撼了!我知道,在今年的夏天里,这节树桩是开不出朝霞般美丽的花朵的,但是,它仍然要走向夏天,以它仅有的绿色走向紫薇花放声歌唱的季节。

④紫薇花放声歌唱的盛景我是见过的。滨江路,我们这座城市中心里自然景观最美的一条路,一边是清波粼粼的釜溪河,一边是树木葱郁的龙凤山,龙凤山脚下就是一长溜生长多年的紫薇树。紫薇花开时,一条条缀满簇簇粉艳的花枝,密密地、柔软地垂下来,如一眼眼彩色的喷泉在路旁永不枯竭地喷着,喷出彩色的浪花,喷出夏季里最令人心旌荡漾的歌声。每次乘车路过滨江路,我的脸上都不由会浮上笑意,为生长在龙凤山脚的这一长溜紫薇树感到庆幸:它们没有遭到摧折,因而它们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美丽。

⑤在有的人眼里,树的生命是太可以藐视的了,折断它!“啪!”手一伸,绿绿的生命就被生生折断。我不知道那只手的血管里流着的血有多冷,但我由此可以推断出那颗淌出冷血的心还剩多少点可怜的人性。树被折断了,这些人的人性也曲现出可怕的裂痕。断裂的树桩还会发芽抽枝,断裂的人性却连一片叶子也长不出---那是一种怎样的荒凉啊!

⑥我从那棵被人折断的紫薇树旁走了过去。前面,前面的花坛里,看不到尽头的紫薇树伸展着花枝,舒展着它们的美丽。一阵晨风吹来,紫薇花的歌声随之响起,我的两个耳眼里立刻像有阳光在有节律地跳荡。我猛然一觉:比起我对毁树人的谴责来,这紫薇花充满生命力的歌唱不更令人深思?

【小题1】作者对然流的情感经历了一个过程,阅读①-④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紫薇的遭遇
作者的情感
①______
痛心
矮小、柔弱却等待发芽、开花
②______
③______
震撼
山脚下的紫薇树没有遭到摧折,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美丽
④______
 
【小题2】文中面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紫薇花开时,一条条缀满簇簇粉艳的花枝,密密地、柔软地垂下来,如一眼眼彩色的喷泉在路旁永不枯竭地喷着,喷出彩色的浪花,喷出夏季里最令人心旌荡漾的歌声。
【小题3】末段中“我猛然一觉:比起我对毁树人的谴责来,这紫薇花充满生命力的歌唱不更令人深思?”你认为令人深思的是什么呢?
【小题4】下列对全文的赏析有错的两项是(   )(   )
A.作者对紫薇树的情感经历了一个过程:平常对普通的紫薇树总是满怀敬意,而对被人折断后的紫薇树则十分痛心。作者对毁树人的态度则是藐视,这从第⑤段可以看出来。
B.第②段文字将紫薇树与黄桷树、香樟树进行对比,先说紫薇树太矮小柔弱,再说它“像负有使命似的,等秋过去,等冬过去,等春来发芽,等夏来开花”,这种写法叫做欲扬先抑。
C.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空气灰蒙的冬天里,它喑哑地立着,宛如一只被人割断了声带却依然高昂着的鸟儿。”运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被摧折的紫薇树坚韧而顽强的性格特点。
D.这篇散文一方面对“紫薇花的歌唱”进行热情地赞美和歌颂,一方面又对扭曲的人性进行无情地鞭挞和嘲讽,希望人性回归,爱护生命。
E.文章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感情强烈,思想深刻,结构紧凑而精巧,语言流畅而优美。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蕴藉和灵动之气。

4.名著阅读(共2题)

10.
《水浒传》按章回叙述故事,每一回事件相对完整连贯,回目以对偶的形式作标题。请回忆《水浒传》的相关情节,参考示例,为下面回目配伍,用字母表示。
示例:第十六回的回目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故答案为A和I。
A杨志押送金银担 F景阳冈武松打虎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G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C横海郡柴进留宾 H关胜降水火二将
D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I吴用智取生辰纲
E宋江赏马步三军 J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配伍:B和______  C和______  D和______  E和______
11.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清代小说家,是我国文学史一部杰出的______小说,全书共______回。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______、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2.
综合性学习。
信用,堪称现代人的另一张身份证和通行证,每个人应该小心呵护它。学校准备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路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宝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季子返回时,徐君已经去世,季子就把宝剑挂在了徐君坟前的树上而离去

(材料二)晋朝有个人叫殷羡。曾经做过豫章郡的太守,当他卸任离开豫章回京城时,很多人托他带信,他都答应了。当他走到长江边时,便把这些信全部扔到水里,说:“都请为水里去吧!要沉要浮随你们自由,我殷羡不当太守了,可也不能给人家当信使啊!”

(材料三)北宋词人晏殊,少年聪颖。14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我十天前就做过这个题目了,草稿还在,请陛下另出一题。”

(材料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透露,2017年全国法院累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996.1万人次,分别有1014.8万和391.2万人次被限制购买机票和乘坐动车高铁,221.5万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罪犯9824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材料五)

(1)上面几则材料中,最能体现“信用,堪称现代人的另一张身份证和通行证”意思的是材料
(2)请加上适当的想象和联想,描述(材料五)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

6.命题作文(共1题)

13.
作文。

阳光,是奔跑的方向;奔跑,是青春的激扬。朝向阳光,灵魂不会坠入黑暗;努力奔跑。生命始终一路芬芳。

请以“朝着阳光奔跑”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600字以上;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