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9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7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瘫痪   高洁   鸦鹊无声   持之以恒
B.徘徊   澄澈   恍然大悟   苦心孤意
C.踪迹   遗憾   不求甚解   喜出望外
D.憔悴   朗润   随声附合   蜂围蝶阵
2.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蓄(zhù)    应(hè)    积(cuán)   人听闻(hài)
B.恿(sǒng)   谷(bǐ)    塌(dān)    咄逼人(duō)
C.怪(zhēn)   菡(dàn)   狭(ài) 轻怕重(hān)
D.开(zhàn)   蝉(duì)   分(qí) 根问底(bāo)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车票不好买,我们一家能够莅临远在太原的舅舅家真是太不容易了。
B.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C.这位老况刚刚提任科长,就煞有其事地摆官架子训起人来了。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日的日野里,农民们在努力耕作,播种一年的希望。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B.“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C.是大半夜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D.“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B.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票房突破十亿大关。
C.6月6日,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开幕,全市55所高校约4000余人参与了本次盛会。
D.2018年高考期间,全国天气复杂:南方台风来袭,北方高温炙烤……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沾衣微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杏花雨”指春雨,“杨柳风”指春风。
B.“高见”“令尊”“贵姓”是敬辞,而“久仰”“见谅”“奉陪”是谦辞。
C.宋代把《孟子》《中庸》《论语》《大学》合称为“四书”。
D.京剧脸谱的图案和色彩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在更深层面象征这人物本身的性格与命运。如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多疑。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游张园

[南宋]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睛。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小题1】下列古诗体裁与本诗不同的一项是(   )
A.《夜雨奇北》B.《江南逢李龟年》
C.《秋词(其一)》D.《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小题2】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表明季节的词,将题目补充完整。(   )
A.初春B.初夏C.夏末D.初秋
【小题3】你认为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檐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加点的字。
(1)静修身:______   (2)年与时: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小题3】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句子是: 。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做?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9.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候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候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①魏文候;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候中有美誉。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③一:当初。会:约定。④罢:取消。

【小题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乐,而天
A.意将入以攻其后也B.一狼其中
C.非学无以广D.穿井一人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小题3】文末说“魏于是乎始强”,从文章看,你认为魏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所选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小题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小题2】文段中有许多动词用得精炼传神,请选其中一例作简要赏析。
【小题3】联系自己儿时的经历谈一谈:文段中哪些细节勾起了你的回忆,触发了你的联想?
1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老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小题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______→(2)______→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______→站在老屋门口
【小题2】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3】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示例)
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
品析:“轻抚”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的心灵抚慰。
我选
品析:  
【小题4】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
【小题5】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

5.情景默写(共1题)

12.
默写。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2)《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风李龟年》一诗中,常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抒发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3.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我校七年级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的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
重阳节 元旦节 元宵节 母亲节 清明节
端午节 国庆节 中秋节 愚人节 感恩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与之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3)面对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喜欢过“洋节”,对传统节目愈来愈淡漠的情况,一些的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给文化”的主张。你对保护传统节日有怎样的看法或好的建议,请说一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