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H省针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外流,不少耕地走向荒芜的现状,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让愿意种地的大户获得更多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而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领军作用。针对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承包权利没有了的顾虑,H省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向农民“确实权、颁铁证”,解决了流转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明确严格保护承包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或者限制其流转土地。针对农场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的现状,H省在全省5%个县市搭建起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共计办理土地交易3.2万家、交易额48亿元,实现了土地有效流转。
结合材料,说明H省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使农民增收的。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此项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整合原行政机关的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的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依据宪法,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作为专司监察事务的国家机关,实现对党政军群团等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监察委员会依据宪法和监察法,承担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职能,履行对所有行使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调查、处置权。
各级监察委员会由同级人大产生,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党中央负责,地方监察委员会对地方党委负责;同时,监察委员会还要对产生它的人大,以及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其监督。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如何体现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坚持和创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到2020年,乡村振兴将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运用“政府的职能”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2.图表题- (共1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
材料一

材料二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0降到36.70,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中国联通向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0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
3.单选题- (共9题)
①为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提供合理的定价
②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③推进所得税税制改革,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
④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对去产能企业的支持力度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②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③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等经费开支
④整合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利用行政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引导生产主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有利于丰富税种,优化税收结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小题1】对于东北地区而言,实体经济一直是“看家本钱”,在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份额。发挥老工业基地的既有优势,真正把实体经济当作“压舱石”,加速转型升级,发展强而优的实业,让老工业基地升级为新工业基地,是振兴东北的关键。促进东北实体经济转型,需要
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以增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③提供优越的人才环境,为实体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④以科技为引领,突出政府在实体经济转型中的主体地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为振兴实体经济提出合理化建议
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到振兴实体经济的决策中去
③积极建言献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积极为振兴实体经济建言献策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A.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乡村脱贫致富→乡村旅游兴起 |
B.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开发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C.开发乡村资源→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助力乡村振兴 |
D.开发乡村资源→乡村脱贫致富→村民收入提高→乡村旅游兴起 |
①监督好各类信息媒介,依法治谣
②树立权利、义务意识,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③珍惜信息时代的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
④行使专政职能,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资源
②坚持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是中小学生有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表现
④是中小学生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①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依法决策
②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科学立法
③有利于规范公民行为,进一步捍卫国歌的尊严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国家荣誉、安全和利益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图表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