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收入与分配》章末测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3847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引人关注。未来经济政策方面会更加注重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是从量到质的巨变,也是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收入分配是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之一,未来将更加注重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新疆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多年的边贸建设发展经验,目前正积极探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但是,新疆同样存在不少的发展短板,基础产业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等。长期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2011-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新疆资金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用于教育、医疗、环保、科技、生态建设……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中央财政支持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并说明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新疆发展。

2.单选题(共18题)

3.
近年来,国家加快落实一系列金融政策:实施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保护存款人权益;丰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产品。这表明
①我国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国家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③财产性收入成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④我国逐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2017年9月7日,湖南省卫计委召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为贯彻《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要求严禁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注重医务人员长期激励,薪酬向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业绩的医务人员倾斜。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旨在
①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积极性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
③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缩小收入差距
④彰显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2018首都“创新人”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首都“创新人”规模达320多万,“人才优势”明显,但要把这一“人才优势”变为“人才红利”还需
①贯彻“科技至上”“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
②推动“人才”收入增长,提高“人才”创新动力
③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④完善薪酬制度,落实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的初衷之一,就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的政策,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①按劳分配原则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生产力的要求 
③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制度 
④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2018年10月12日,湖南劳动关系学会指出,该省规定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内年度薪酬总水平不能超过省属国有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10.4倍。其意义在于
①通过再分配手段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②促进收入分配平均化
③以公平分配提升企业效率
④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为实现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M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由此可见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 ②财政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关键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④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未来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风向标。下表是我国2013~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确定的财政政策。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财政
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下列关于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劳动力成本—调动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B.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C.适度扩大赤字率—扩大政府投资需求—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D.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扩大政府财政收入—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10.
自2017年12月1日起,我国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在此前降税的基础上,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范围涵盖食品、药品、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各类消费品。此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的主要目的是
①平衡进出口贸易,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②丰富国内消费选择,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③根本解决国内供需矛盾,刺激消费需求
④优化产品消费结构,倒逼供给转型升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2017年9月12日,***在“1+6”圆桌对话会后的记者会上讲话称,中国将稳定宏观政策,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适度扩大总需求。下列选项中的传导路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稳定增长
②加大创新型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产品从低端迈向中高端
③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公共产品总需求增加→公共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满足公共需要
④提高高耗能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盈利空间压缩→落后产能被淘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
我国消费税税目分类表
第一类
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木制一次性筷子等
第二类
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
第三类
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轿车、高尔夫球及球具等
第四类
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
 
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征收消费税
①是以行政手段约束企业生产行为   
②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主要目的在于增加财政收入
④有利于引导消费行为,调节消费结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该税法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将排污费转换为环保税,现行的排污费由原来中央和地方的19分成调整为全部环保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不再参与分成。这一变化产生的传导过程是
①完善国家税收制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增强政府执法的规范性→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环境污染成本→倒逼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④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14.
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这一政策
A.没有违背税收固定性特点
B.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
C.会降低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D.说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促进经济发展
15.
下表是2017年上半年我国部分经济指标:
项目
GDP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税收收入
数额
381490亿元
94306亿元
103483亿元
80074亿元
增长率
6.9%
9.8%
15.8%
10.9 %
 
根据表中数据,我们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②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为正相关关系
③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④税收收入增长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
2017年9月27日,美国政府公布了税改方案,极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减税浪潮。目前,英国政府已经宣布,到2020年将企业所得税从20%降到17%,法国、印度等也正在制定减税计划。相关专家指出,我国也应筹划减税降费方案,应对可能来到的新一轮全球税收竞争。各国争相减税旨在
A.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B.释放国家政策红利,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C.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市场活力
D.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推进外贸结构优化
17.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129亿元,同比增长9.7%,这一增速在近年来是比较快的。促使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可能是
①不断深化改革助推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分配政策作出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的调整
③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带动税收收入增长
④国家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8.
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762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94503亿元,同比增长11.2%;非税收入16259亿元,同比增长3.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979亿元,同比增长14.5%。对上述数据解读正确的有
①这反映出我国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②我国经济保持企稳回升,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③在我国,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④我国存在财政赤字,不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9.
在近年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的基础上,2017年我国提出了为企业减税降费1万亿元的目标。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减税降费政策可能产生的预期引导效应是
①企业运营成本下降→企业利润上升→各企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投资实体经济回报增加→创业创新热情上升→资金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③职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④不合理收费被废除→市场经济秩序更公平、公正→企业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0.
2017年7月1日起,资源税改革在全国全面推行。除对经营分散、多为现金交易且难以管控的黏土、砂石等少数矿产品仍实行从量定额,大多数矿产品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依照企业销售额来征税,税额随企业效益和市场行情而波动,使税收与企业经营状况挂钩。“从价计征”旨在
①完善货币政策,发挥政府调控的总体功能
②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③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④有效发挥资源税调节经济的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