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惠民致远实验学校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383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

1.综合题(共2题)

1.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根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_。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精子和卵细胞,它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_____,比a、b减少一半。
(3)B过程为_____________。形成的e细胞叫_____________,它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又恢复到与细胞a、b一样的数量。
(4)C过程叫___________。f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
(5)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的。
(6)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的遗传物质。
2.
“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仅用雨水照样活”的“绿色超级稻”你听说过吗?作为全球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而水稻用
水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一半以上。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数据库。科学
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
(1)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储存于水稻种子结构的 中。
(2)施用化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因为化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  )
A.无机盐 B.有机物
(4)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5)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上这是 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单选题(共5题)

3.
 )。
A.细菌少B.细菌繁殖速度慢
C.没有细菌D.细菌被冻死了
4.
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都产生了定向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使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5.
1996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黄永芳等人把美洲拟鲽抗冻蛋白质基因转入西红柿,培育出抗寒西红柿。这一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B.转基因技术C.发酵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
6.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证据()
A.化石证据B.分子生物学证据
C.解剖学证据D.体型较大证据
7.
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底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A.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
D.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

3.选择题(共1题)

8.1080年,宋朝政府正式修订颁布《广州市舶条法》。这是中国最早的涉外经济立法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成文法规之一。它的颁布(    )

4.填空题(共3题)

9.
在探索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水加入500毫升烧瓶中,抽真空后,从左侧活栓泵入的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下列[ ]
A.甲烷    B.氧气   C.氨气    D.氢气
(2)再把500毫升烧瓶中的水煮沸,是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沿玻璃管流入5升烧瓶。此时钨电极连续放电,模拟的是下列[   ]
A.宇宙射线 B.地球喷发出的热
C.大气圈的闪电 D.地球岩石产生的放射线
(3)混合气体在5升烧瓶中反应7天,经冷凝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U形管中,对U形管内混合物分析发现,生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主要是 ____________,
(4)该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
(1)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留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
(2)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这个性状逐代遗传和变异而加强。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基础是    ,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11.
下图为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C代表________,它诞生于________,D代表________。   
(2)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________进化来的。   
(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