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7年12月18—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以前政府制定的以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收购的农产品无法顺价销售,大量农产品积压在仓库里,造成供求结构性失衡。
2017年12月28—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并结合材料说明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供大于求,产品或服务的同质化严重,特别是核心功能差别几乎为零。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品牌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同类产品之间相互区分的主要标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是竞争制胜的法宝。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要加快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这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功能的重要途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的理由,并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角度,为品牌建设提出建议。“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国务院2015年7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互联网+”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发行公司债券;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需求,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培育相关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采取上述政策的依据。2.单选题- (共11题)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说明促进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障
③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提高劳动技能
④是由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潜能和活力
③实现居民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④通过分配关系的调整推动生产力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
B.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
C.通过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促进财富创造 |
D.体现通过再分配为提高效率创造动力 |
A.1.55万元 | B.2.4万元 | C.1.74万元 | D.4.85万元 |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发挥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④通过完善再分配机制调节过高收入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②确保我国财政收入能逐年增长
③协调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④不断健全我国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与公平 |
B.加快经济发展,为增加居民收入奠定基础 |
C.以公平为主,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
D.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强调公平 |
A.体现了政府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
B.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秩序 |
C.说明了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D.增强了公民自觉诚信纳税的意识 |
①把高耗能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调节产品结构—引导居民消费方向
②财政支持节能减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③健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使公民依法纳税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利益关系 |
B.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C.财政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
D.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