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放性试题- (共1题)
今年Z市小米、绿豆类小杂粮价格不断攀升,一方面是由于种植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受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杂粮减产。虽然杂粮价格上升,但粮农收入并未增加,为此,业内人士提出:当地政府应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同时,给予杂粮种植户一定的灾害补贴,弥补收入上的损失,提高种植积极性。
(1)结合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杂粮价格上涨的原因。(2)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说明业内人士所提建议的合理性。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政府如何通过要素配置落实供给侧改革。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并将其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项主要任务之一。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今后3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向股市、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且获利快、获利高,诱使更多的资金流入以金融和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中,造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发展,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虽然我们已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总体上,实体经济中的大部分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更多地还是依靠劳动力、资金等的粗放式投入,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在企业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当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时,这些企业往往就会陷入经营困难,从而拖累了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原因(2)结合材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怎样发展实体经济。
3.单选题- (共13题)
①实行产权激励→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②实行股权、期权激励→落实按劳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③实行股权激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实行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完善分配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②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发挥再分配调节机制的作用,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分配公平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地方经济筹措资金→扩大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压缩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债务负担→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经济平稳运行
③实施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高质量增长
④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刺激消费,发展生产→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赤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②上调存贷款利率,控制社会融资规模
③积极推进营改增,增加税收收入
④保持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稳定增长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体现出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
②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体现
③是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的重要举措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政府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对企业投资—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激发投资潜力。
②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转型升级。
③政府推进营改增—减少重复纳税环节—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产业升级。
④政府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为企业“松绑解绊”—增强市场活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以新发展理念为主线,追求发展速度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资源消耗、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驱动
④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别以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必须加强监管
②企业必须注重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③企业应守住诚信底线,承担社会责任
④道德已无法约束企业,必须依靠法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①竞争性领域价格基本放开→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政府对公共事业等环节定价→提高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扩大公共服务规模
③健全政府价格调控机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④推进价格监管和反垄断工作→形成良好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甲公司的产品供给增加 |
B.消费者对甲公司的产品需求增加 |
C.甲公司的产品供给减少 |
D.消费者对甲公司的产品需求减少 |
①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惠增多→更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消费水平提高
②新能源车企成本降低→新能源车企获利增加→新能源车企生产规模扩大
③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促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④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促进传统车企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③ |
①能有效减少财政赤字,并进而降低财政赤字率
②体现了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③旨在激发社会资本活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开放性试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