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为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课题组收集马铃薯资料并研究、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它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研究证明,马铃薯在矿物质方面含最也较丰富,如果人们每天只吃马铃薯、即使不补充其他任何食品,身体也能摄取1.5倍于传统食物中含有的铁。
资料二:农业生产中,常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方式提高产量:为获得“马铃薯”新品种,科研人员会将控制某种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细胞内。
资料三:马铃薯易感染马铃薯晚疫病,该病由致病疫莓(一种真菌)引起的,这是一种很厉害的马铃薯传染病。
(1)在小麦、水稻、玉米的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发现胚乳部分变蓝,该现象说明了_____。
(2)铁是_____的组成成分,经常食用马铃薯可预防贫血。
(3)农业生产中,常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增产的主要原因是_____,保证了苗全、苗状、苗早,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4)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宣的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科研人员培育“马铃薯”新品种的事例说明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
(5)从形态结构分析,引起马铃薯患晚疫病的致病疫霉不同于细菌的区别是_____。
(6)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氧的影响”,用培养液X(含有植株生长所需的全部无机盐)和培养液Y(缺少含镁的无机盐,镁是叶绿素中唯一的金属元素。)分别培养同样数量和生长状况的马铃薯苗,保持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

资料一: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它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研究证明,马铃薯在矿物质方面含最也较丰富,如果人们每天只吃马铃薯、即使不补充其他任何食品,身体也能摄取1.5倍于传统食物中含有的铁。
资料二:农业生产中,常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方式提高产量:为获得“马铃薯”新品种,科研人员会将控制某种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细胞内。
资料三:马铃薯易感染马铃薯晚疫病,该病由致病疫莓(一种真菌)引起的,这是一种很厉害的马铃薯传染病。
(1)在小麦、水稻、玉米的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发现胚乳部分变蓝,该现象说明了_____。
(2)铁是_____的组成成分,经常食用马铃薯可预防贫血。
(3)农业生产中,常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增产的主要原因是_____,保证了苗全、苗状、苗早,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4)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宣的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科研人员培育“马铃薯”新品种的事例说明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
(5)从形态结构分析,引起马铃薯患晚疫病的致病疫霉不同于细菌的区别是_____。
(6)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氧的影响”,用培养液X(含有植株生长所需的全部无机盐)和培养液Y(缺少含镁的无机盐,镁是叶绿素中唯一的金属元素。)分别培养同样数量和生长状况的马铃薯苗,保持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

A.在A点,马铃薯只进行呼吸作用 |
B.在B点,马铃薯进行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
C.在C点,溶液X与Y中马铃薯产氧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不同 |
D.经比较二曲线,可知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叶绿素含量 |
2.综合题- (共2题)
2.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认识并研究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春夏时节外出游玩时,在阴湿的小溪边会看到矮小的苔藓植物,在丛林中会发现相对高大的蕨类植物,在山上有时还能看到松、竹、梅等植物,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与松、竹相比,梅主要采取嫁接方式繁殖,嫁接成功的关键是_____;与竹相比,松、梅的茎能逐年增粗的原因是_____。
(2)扇贝、梭子蟹、黄鱼是常见的美味海鲜,某同学对这三种动物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分类。将它们分为类群①和类群②的依据是_____,类群③的运动器官及鱼类的呼吸器官分别是_____。
(3)华枝睾吸虫与蛔虫虽属不同类群,但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它们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共同特点是_____。
(4)细菌和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它们在生物圈中最重要的作用是_____。

(1)春夏时节外出游玩时,在阴湿的小溪边会看到矮小的苔藓植物,在丛林中会发现相对高大的蕨类植物,在山上有时还能看到松、竹、梅等植物,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与松、竹相比,梅主要采取嫁接方式繁殖,嫁接成功的关键是_____;与竹相比,松、梅的茎能逐年增粗的原因是_____。
(2)扇贝、梭子蟹、黄鱼是常见的美味海鲜,某同学对这三种动物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分类。将它们分为类群①和类群②的依据是_____,类群③的运动器官及鱼类的呼吸器官分别是_____。
(3)华枝睾吸虫与蛔虫虽属不同类群,但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它们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共同特点是_____。
(4)细菌和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它们在生物圈中最重要的作用是_____。
3.
果蝇个体小,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是遗传学实验研
究的模式生物之一。摩尔根对果蝇进行研究,获1933年诺贝尔奖。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属于昆虫,体表有_____,既能保护内部柔软器官,又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2)果蝇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其发育过程是_____。
(3)果蝇以腐烂水果为食,枯草杆菌能使水果腐烂,二者的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
(4)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则正常雄性果蝇产生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
(5)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如图(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信息可判断,隐性性状是_____;若用A、a表示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则第三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
(6)某科学家以果蝇为实验材料,使果蝇将“视觉图案”与“惩罚的出现”建立联系,果蝇将能飞向正确图案以躲避惩罚。训练一段时间后,如果将这样的果蝇周围的视觉图案放在不同的背景信息下,结果是不影响果蝇飞向正确图案。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果蝇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
究的模式生物之一。摩尔根对果蝇进行研究,获1933年诺贝尔奖。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属于昆虫,体表有_____,既能保护内部柔软器官,又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2)果蝇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其发育过程是_____。
(3)果蝇以腐烂水果为食,枯草杆菌能使水果腐烂,二者的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
(4)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则正常雄性果蝇产生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
(5)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如图(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信息可判断,隐性性状是_____;若用A、a表示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则第三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
(6)某科学家以果蝇为实验材料,使果蝇将“视觉图案”与“惩罚的出现”建立联系,果蝇将能飞向正确图案以躲避惩罚。训练一段时间后,如果将这样的果蝇周围的视觉图案放在不同的背景信息下,结果是不影响果蝇飞向正确图案。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果蝇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4.
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李敏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甲瓶 | 乙瓶 | 丙瓶 |
瓶口 | 敞开 | 敞开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 |
B.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敞开 |
C.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牛奶中有无细菌 |
D.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
6.
人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细胞有两种基因型,生男生女决定于①过程 |
B.④能通过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
C.正常女孩⑤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4+XY |
D.月经的形成,与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 |
7.
如图,质粒A(环状DNA)上含有抗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从切开的a点嫁接到质粒A上形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并获取“工程菌”进行培养。结果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及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都能成功表达,而四环素抗性基因不能表达。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质粒A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B. 质粒A和重组质粒都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此实验操作的依据是仿生原理

A. 质粒A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B. 质粒A和重组质粒都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此实验操作的依据是仿生原理
8.
有甲、乙、丙、丁和戊5只猫。其中甲、乙和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毛的长短是由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甲、乙为雄猫,其余是雌猫。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中长毛和短毛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哪只猫与之交配( )
A.甲猫 | B.乙猫 | C.丁猫 | D.戊猫 |
9.
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某家族该性状的表现如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
家族成员 | 祖父 | 祖母 | 父亲 | 母亲 | 儿子 |
性状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A.祖父和祖母的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
B.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
C.儿子的基因组成可以确定 |
D.父母亲的第二个孩子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几率相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资料分析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