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李某一家5口人,李某本人承包了责任田,每年收入5万元;李某的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每年也有3万元的收入;李某的儿子是国有企业员工,每月工资、奖金、津贴共8000元,还炒股赚了不少钱;李某的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笔丰厚的报酬;李某的母亲靠出租房屋每月获得的收入有3000元。
请运用我国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1)李某一家5口人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
(2)由(1)的结论可见,我国现阶段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分配制度?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提高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注重消费、投资、区域、产业、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财政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9.5%,重点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困难地区财力补助。压缩非重点支出,减少对绩效不高项目的预算安排。
(1)请运用财政作用这一知识说明它对完成以上重点工作的意义。(2)有人认为:“解决民生问题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2017年我国GDP增速为5.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6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2.单选题- (共22题)
①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
②增加员工的按劳分配收入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④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更好地发挥再分配调节机制的作用
②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③有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④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对各生产要素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确定
②按生产要素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贫富差距,国家必须要适当的调控
③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投入量实行的分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A.65000元23000元 |
B.56000元19000元 |
C.56000元23000元 |
D.65000元14000元 |
①按劳分配原则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生产力的要求
③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制度
④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增加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②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③提高劳动报酬实现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②健全以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③合理调整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④在减少国家税收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工资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①通过再分配手段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②促进收入分配平均化
③以公平分配提升企业效率
④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我国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趋向公平
③我国坚持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④合理的分配政策是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使骨干员工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②可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力
③实现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将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相联系,有利于调动生产经营积极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表现
②有利于优秀员工脱颖而出
③体现了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④坚持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年份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财政 政策 |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 |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 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下列关于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劳动力成本—调动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
B.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
C.适度扩大赤字率—扩大政府投资需求—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
D.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扩大政府财政收入—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
【小题1】2018年的财政工作致力于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下列属于合理财政措施的有
①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经济发展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④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必然会影响我国高档消费品群体的个人收入
②旨在通过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实现社会公平
③不影响在我国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人的收入
④是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举措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①平衡进出口贸易,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②丰富国内消费选择,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③根本解决国内供需矛盾,刺激消费需求
④优化产品消费结构,倒逼供给转型升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稳定增长
②加大创新型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产品从低端迈向中高端
③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公共产品总需求增加→公共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满足公共需要
④提高高耗能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盈利空间压缩→落后产能被淘汰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完善国家税收制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增强政府执法的规范性→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环境污染成本→倒逼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④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①中央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②以财政补贴方式实施惠民工程
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④物价部门要求各地严格查处国庆节期间各个旅游景点擅自涨价行为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B.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C.发挥财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积极作用 |
D.整合农村生产要素,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 |
①这反映出我国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②我国经济保持企稳回升,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③在我国,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④我国存在财政赤字,不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①企业运营成本下降→企业利润上升→各企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投资实体经济回报增加→创业创新热情上升→资金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③职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④不合理收费被废除→市场经济秩序更公平、公正→企业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①可在费改税的有效衔接中促进环保税的征收
②体现了税收的法制性、强制性和固定性
③看到了我国税收是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④有助于推进我国的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