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报告强调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鼓励勤劳守法致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用人单位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全国行业平均工资差距虽有所下降,但总体看仍然偏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有何意义,并请你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议。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为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过去5年通过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2.1万亿元,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减税降费实体经济受益明显,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获得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持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理由。消费扶贫既是公益行为,也是经济行为,就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的产品和服务,带动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帮助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这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方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和服务除包括特色农产品外,还包括劳务、民族手工艺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服务。贫困地区往往农产品丰富,且品质较好,这恰恰契合了当前消贵者对优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但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是制约消费扶贫的重要原因。进行消费扶贫,要在供给侧下足功夫,特别是要在提升农产品品质、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品牌塑造能力等方面着重发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开展消费扶贫的积极意义,并就如何进行消费扶贫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单选题- (共11题)
①该县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根本变革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该县的主要分配方式
③入股分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④入股分红收入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收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有利于完善初次分配,促进劳动报酬增长 |
B.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C.有利于再分配调节,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
D.目的是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水平 |
A.公平是效率的基础,要实现分配公平以促进社会和谐 |
B.要消除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
C.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要注重分配公平以维护劳动者的积极性 |
D.要重视效率,否则会导致导致平均主义和社会的普遍贫穷 |
时间 | 减除费用标准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应纳税额 |
改革前 | 3500元 | 10000—3500—600元 | 20% | 6500×20%-555=745元 |
改革后 | 5000元 | 10000—5000=5000元 | 10% | 5000×10%-210=290元 |
小计:月减税纳税金额455元,减税比率61.1% |
注: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扣除险金等项目后的月收入额一基本减除费用)×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2019年1月开始,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实施。可见,个人所得税改革:
①体现税制的公平合理性,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②目的在于切实减轻广大纳税人的负担,实现返税于民
③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④实施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是为了避免对纳税人重复征税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规范市场秩序
②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减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防控债务风险
②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刺激社会总需求
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④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商业银行可放贷的资金会减少
②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③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④企业降低债务率,提高效益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
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不断实现优化升级
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④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能力减弱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①提高商品的价值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②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③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④为我国政府和市场主体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