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3671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实现决胜期的百年目标?

2.单选题(共16题)

2.
下列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D.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分配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能够鼓励人们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以造福于人民 
②确认了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能促进社会分配公平和全民同步富裕的实现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
下列措施属于初次分配的措施有
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B.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C.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慈善事业发展
D.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①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②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③倒逼供给体系改革,形成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④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两种分配方式,缺一不可。下列属于让再分配机制发挥“正能量”的措施有
①陕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下发文件,上调了该省最低工资标准
②2016年4月,内蒙古提出建立环卫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③随着18.56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扶持资金的注入,截止2016年年初,宝鸡市已有109394套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
④兰州市为民办实事,2016年5月30日前,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小明的奶奶最近很纠结,她的朋友邀约她一起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268元的草原四日游,她没有去过草原,又有朋友同行,她有些动心。但一想到各种新闻中关于低价游、黑导游、天价菜单等严重损害游客利益事件的报道,她最终放弃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当前旅游市场仍存在严重损害游客利益的事件。这体现出市场调节具有
A.自发性B.盲目性C.滞后性D.法制性
【小题2】小明的奶奶放弃参加旅游,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旅游业产品没有特色,得不到消费者认同    
②旅游线路不够丰富,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③旅游业诚信度不高,抑制了百姓消费欲望    
④旅游市场存在不规范,需加强监督和管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我国深化改革的一个思路是“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的是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查处出租车串通涨价行为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9.
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这主要表明我国
A.经济发展实力跃上新台阶
B.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C.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D.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10.
下列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②实现发展模式从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向依靠要素投人转变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 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共享经济体系
B.规模化经济体系
C.资源型经济体系
D.现代化经济体系
12.
在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保障措施等。这体现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D.货币手段
13.
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81,差距进一步缩小,且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仍快于城镇居民。这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市场决定资源配置D.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14.
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经常会打出“组合拳”。下列政策、措施最有可能成为“组合拳”的是
A. 提高存贷款利率   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B. 增加税收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提高存贷款利率
C.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减少税收 降低存贷款利率
D. 减少国债发行规模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降低存贷款利率
15.
小明来到京郊巨各庄镇蔡家洼农业园上社会实践课,他了解到树里利用闲置土地和废弃宅基地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委托企业整体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以高端生态旅游区建设为契机,推广雅间燃煤、污水治理和垃圾分类,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三年来年均增长24.5%.这体现了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的思想。如果小明回校后写一篇《经济生活》实践见闻报告,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报告题目是
A.合理利用国家政策乡企结合加强环境保护增加财政收入
B.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路径让京郊农民可持续增收致富
C.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农业园区推动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D.制定生态园发展的产业规划打造绿色高端生态旅游园区
16.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列属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A.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B.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C.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竞争新优势
D.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17.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多选题(共13题)

18.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经济条件包括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条件
B.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分配方式
19.
以下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所获得的收入是
A.私营企业主的资本收入
B.技术人员银行存款的利息
C.技术人员技术入股的股息
D.技术人员购买企业债券的利息
20.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从分配角度看,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
A.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
B.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C.降低创业成本,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D.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21.
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设计,努力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收入财产分配秩序。为此,再分配中国家应该
A.调节过高收入
B.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C.加大对失业群众的财政支出补助
D.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22.
实现乡村振兴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A.要坚持以环境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B.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C.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D.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民生就业,但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给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带来威胁。推动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可以:
A.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
B.加强监管,防止资本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
C.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实体经济发扬实干精神和“工匠精神”
D.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24.
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下列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B.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获得全面提升
C.将会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D.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25.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其主要表现在
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B.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C.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功
D.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
26.
经济学中有“博傻理论”,其论断是:即使人们完全清楚某物已经估价过高,但还会购买它。这样似乎很傻,但是因为该物的价格仍在上涨,人们坚信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傻瓜来接受。只要存在这样的大傻瓜,自己就将是赢家。这说明
A.市场行为具有趋利性
B.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C.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D.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很有必要
27.
有媒体报道,在商家“11.11”促销活动中,有部分商家使用先涨价后降价、虚构优惠幅度、卖滞销品等有违诚信的促销手段,导致活动结束后,因为商品质量问题、价格问题等引发的消费者投诉不断出现。这主要说明
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B.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条件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
28.
当今,网络外卖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其尚处于新生阶段,因此也暴露出各种问题:近期媒体曝光的网络外卖平台上多家店铺无证经营、卫生条件差等现象便是一例。要遏制这种问题,保证新兴业态健康发展,需要
A.政府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B.行业协会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C.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内部监管
D.消费者应遵守市场交易的自愿原则,自觉维权
29.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日本“核污染区”的食品惊现中国超市、耐克运动鞋“宣传有气垫其实没气垫”的虚假营销等事件。这些不法商家的行为
A.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
B.违背了公平、平等、诚信的原则
C.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D.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当今国民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显示:73%的网民认为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27%的网民认为生产和销售者不诚信,缺乏道德自律。据此,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为老百姓打好“保胃战”,就要
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加强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
C.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D.形成以法律为支撑、道德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多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