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如何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收入,是和百姓切身利益最相关的话题之一。十八大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分别是什么?(2)如何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财政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农田水利等的支持;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实施一系列减免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
(1)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有哪些?(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2.单选题- (共18题)
4.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最近,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餐厅里,悄然兴起了一种与西方流行的“小费”类似的“打赏”模式。消费者通过自愿扫描二维码,对提供了满意服务的服务人员进行打赏,而相应的“赏金”则直接进入服务人员的个人账户。 餐厅“打赏”模式的出现( )
①服务员可提升收入,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②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不利于餐饮行业发展
③管理层可降低管理难度,合理优化配置人才
④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彻底颠覆传统激励模式
①服务员可提升收入,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②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不利于餐饮行业发展
③管理层可降低管理难度,合理优化配置人才
④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彻底颠覆传统激励模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5.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就要做到( )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③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增加政府财政补贴,实现居民收入均等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③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增加政府财政补贴,实现居民收入均等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6.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7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提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开展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实施这些举措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智力劳动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实现社会公平需要国家调整分配政策
①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智力劳动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实现社会公平需要国家调整分配政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7.
2017年,北京市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由每小时不低于8.97元、每月不低于1560元,提高到每小时不低于9.89元、每月不低于1720元,相比之前执行的每小时不低于8.97元、每月不低于1560元标准有了较大提高。北京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旨在( )
①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抑制效率缩小差距
②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社会公平
①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抑制效率缩小差距
②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8.
(题文)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将制约企业的发展。这主要说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B.再次分配要注重公平 |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D.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
9.
《经济日报》报道,各级税务部门要进一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绝对不能以支持发展、优化服务为名越权减免税、违规批准缓税。材料主要体现了税收的特征。
A.强制性 | B.无偿性 | C.固定性 | D.随意性 |
11.
(题文)某市财政出资310亿元,成立了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以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材料体现的经济道理是( )
①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创新扶持方式,提高财政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④减轻非公企业负担,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①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创新扶持方式,提高财政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④减轻非公企业负担,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12.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年收入10万元以内的不应缴纳个税,有钱人应多缴税”的言论,收获无数点赞。该言论被网友点赞的原因在于看到了
①征收个人所得税应充分考虑社会公平
②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③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征收个人所得税应充分考虑社会公平
②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③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6.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国家根本法。2018年污染防治七大战役正式打响,“蓝天保卫战”成为重中之重。这表明
A.我国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
B.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中心任务 |
C.我国已经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
D.污染防治问题将决定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 |
1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初印发的《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提出,根据资源配置组织和监管的不同要求,建立公共资源目录清单,健全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机制。上述措施
①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有利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③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施调控
①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有利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③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施调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8.
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一年利润近20亿,巨额利润是导致地沟油交易“野火烧不尽”的重要原因。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
B.盲目性 |
C.滞后性 |
D.竞争性 |
19.
面对经济下压力,2016年我国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适度增加财政赤字。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国家运用______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A.经济手段 | B.法律手段 |
C.行政手段 | D.价格手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