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364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3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截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会议要求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为此加大财政扶贫投入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财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2.
  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国家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由刺激需求变为改善供给,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和提升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我国政府应该怎样履行经济职能。

2.单选题(共11题)

3.
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先提出的,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进一步加以阐发。对这一原则的认识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贯彻,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以下对按劳分配原则认识错误的是
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B.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C.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
D.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4.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就是按照它们在创造产品过程中地位、作用的大小进行分配。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性。因此,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体现了生产和分配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下列对于这一原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信息和管理等
②参与收益分配的各类生产要素应得到等量的报酬 
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④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这是因为
①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
②效率与公平是发展经济的两种手段
③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题文)骗税是指纳税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下列属于骗税行为的是
①某企业对所生产的商品假报出口,获取国家出口退税
②某饭店采取客人消费不开发票的优惠促销行为
③某企业虚报自然灾害,获得国家税收减免
④某企业主伪造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存在节余:支大于收,出现赤字,收支相等。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其目的是
①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保证财政收入增长
③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④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反映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并通过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而表现出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同步富裕
③既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④有利于实现市场主体利益的一致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B.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D.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10.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下列对“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发挥国家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②要发挥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③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手段总体功能
④要以市场“无形的手”弥补宏观调控“有形的手”,手拉手,向前走
A.①②B.④④C.②③D.③④
11.
“新环保法”实施三年以来,公民参与度不断提升。2017年环保部接到公民电话,网络举报环境污染问题17万件,是2014年的3.5倍。公民举报环境污染行为是
①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表现
③采取合法方式来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
12.
2017年8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定》中明确,网站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来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贴评论服务。“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
A.限制了网民的言论自由
B.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D.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根本的行为准则
13.
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在第一时间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抢险救援,群众转移安置、伤病员救治和灾区交通通讯抢通保通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这表明
①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凸显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②我国政府便民利民,能为公民提供一切服务与保障
③随着政府职能日益多样,我国政府的权威不断提升
④政府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落实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