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如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中所示动植物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一_____开始的。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图中动植物体的区别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____关系建立起来的。
(3)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_____,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
(4)部分食草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什么关系?_____。
(5)如果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士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草原就会很难恢复了。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中所示动植物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一_____开始的。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图中动植物体的区别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____关系建立起来的。
(3)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_____,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
(4)部分食草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什么关系?_____。
(5)如果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士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草原就会很难恢复了。
2.
结合所学,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两组,B、C、D、E一组,A单独一组,则分类依据是_____。
(2)A和C的发育方式都是_____,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及意义分别是_____。
(3)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B可依靠_____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A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体表出现了坚韧的外骨骼,其作用主要表现在:①_____、②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
(5)为保护D免受禽流感的侵袭,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大量防治工作:
①为其注射禽流感疫苗,刺激其体内产生相应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
②对其生活环境彻底消毒,严格控制区域内外人员及其它生物的流动,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该措施属于_____。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两组,B、C、D、E一组,A单独一组,则分类依据是_____。
(2)A和C的发育方式都是_____,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及意义分别是_____。
(3)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B可依靠_____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A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体表出现了坚韧的外骨骼,其作用主要表现在:①_____、②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
(5)为保护D免受禽流感的侵袭,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大量防治工作:
①为其注射禽流感疫苗,刺激其体内产生相应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
②对其生活环境彻底消毒,严格控制区域内外人员及其它生物的流动,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该措施属于_____。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3.
结合所学,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15年,农业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力推马铃著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
资资二: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科研人员将某种拉制牛内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的细胞内,马铃薯表现出富含牛内蛋白质的特性,极大的增加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1)当我们在细嚼用马铃薯面粉制作的馒头时,会觉的有甜味,其原因主要是_____。
(2)一般情况下,菜农都是将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小块种到土壤中,一段时间后发育成马铃薯植:株幼苗,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
(3)资料中,科学家培育“马铃薯”新品种所利用的核心生物技术是_____,如果把移植到马铃薯细胞内的基因破坏,这种马铃薯将不再含有牛肉蛋白质,这一现象说明:_____。
(4)马铃薯的黄肉和白肉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A或a控制。通过杂交的方式进行实验,并得到有关数据(如表)
①分析表格_____是显性性状。
②有一个黄肉的马铃薯,某人为探究其基因组成,用它与白肉的马铃薯进行杂交,后代中既有黄肉的,也有白肉的(遗传图解如图)
____________
问题:黄肉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黄肉子代与白肉子代的比例是_____。
资料一:2015年,农业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力推马铃著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
资资二: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科研人员将某种拉制牛内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的细胞内,马铃薯表现出富含牛内蛋白质的特性,极大的增加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1)当我们在细嚼用马铃薯面粉制作的馒头时,会觉的有甜味,其原因主要是_____。
(2)一般情况下,菜农都是将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小块种到土壤中,一段时间后发育成马铃薯植:株幼苗,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
(3)资料中,科学家培育“马铃薯”新品种所利用的核心生物技术是_____,如果把移植到马铃薯细胞内的基因破坏,这种马铃薯将不再含有牛肉蛋白质,这一现象说明:_____。
(4)马铃薯的黄肉和白肉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A或a控制。通过杂交的方式进行实验,并得到有关数据(如表)
分组 | 一 | 二 | |
亲代性状 | 黄色×黄色 | 白色×白色 | |
后代性状及数目 | 黄肉 | 100 | 0 |
白肉 | 15 | 100 |
①分析表格_____是显性性状。
②有一个黄肉的马铃薯,某人为探究其基因组成,用它与白肉的马铃薯进行杂交,后代中既有黄肉的,也有白肉的(遗传图解如图)

问题:黄肉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黄肉子代与白肉子代的比例是_____。
3.单选题- (共6题)
4.
关于谚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
B.“树怕剥皮,不怕空心”,道理是木本植物树皮韧皮部中的筛管可以向下运输有机物 |
C.“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蕴涵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
6.
下列有关“动物的行为”及“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山雀偶然打开奶瓶盖喝到牛奶,属于学习行为 |
B.乳腺生物反应器是模仿动物的某种结构和功能发明的仪器设备 |
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 |
D.某些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
7.
下列对“人体伸肘时动作示意图(如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
B.完成伸肘动作时,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 |
C.图中的③主要由肌肉细胞构成,④要跨过肘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
D.骨骼肌的收缩可以牵动骨改变位置,骨骼肌的舒张可以使骨复位 |
8.
下列有关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涡虫比水螅高等的原因之一是身体呈两侧对称,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有效 |
B.蛔虫与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共同特征是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都有外套膜和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
D.雌雄青蛙抱对完成体内受精,在水中进行完全变态发育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