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硕放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3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9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魔术师的表演往往是故弄玄虚 ,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揭秘后不要有被骗的感觉。
B.年届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入了风烛残年 。
C.听到敲门声,陶陶和许文不约而同地跑去开门
D.在原则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据理力争,决不能委曲求全。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无锡泥人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写汉字
bān______发   由zhōng_______   dān_______精竭虑
xiè_______气   仲cái_____  眼花liáo_____乱 浩hàn_____

3.句子默写(共1题)

4.
默写课文
①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②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__________》)
③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④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⑤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
⑥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⑦默写《龟虽寿》中揭示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田园春景
宋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小题1】诗中描写了哪些春景,有什么特点?
【小题2】“土膏欲动雨频催”中的“催”有什么妙处?

5.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题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小题1】(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何之 _______________
(2)信何等已数言上____________
(3)丞相何_____________
(4)何来上 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小题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王许”用法相同的是( )
A.何陋之有
B.于是上欲召信拜之
C.春冬之时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3】(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小题4】(小题4)用文中词语完成下列填空。
“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脍炙人口,经久弥新。“______”四个字,交待了韩信离开刘邦的原因“_______”四个字,表明了萧何对韩信才干的欣赏;一个“_____”字表明了刘邦对萧何举荐的信任。
7.
解释加点的词
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 沿阻绝__________  多趣味__________
哀转久_________ 乘奔御风__________ 晓雾将__________
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 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 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
凄异__________

6.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香伯
尤今
①香伯住在一幢很旧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条很瘦的老街上。这间祖传的屋子砖瓦破落,屋内屋外的墙壁,全都被岁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尽管其貌不扬,可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慕名而来。
②到老屋来的人,只有一个目的:买饼。
③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一层叠一层,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层,还俏皮地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饼馅的麦芽糖呢,软软甜甜且不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不腻、不滞、不粘牙。
④香伯的一生,好像是为了做香饼而活的。
⑤他做饼的手艺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没人知道。我只记得,当我还在怡保育才小学读书时,便常常看到皮肤好像古铜一样闪闪发亮的香伯,把他做好的香饼放在纸箱里,用电单车载到菜市去卖。他的生意很好,才一盏茶的工夫,便卖光了。
⑥他姓什么,没人探问;他名唤什么,没人关心;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顺理成章地唤他“香伯”。
⑦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举家南迁,到新加坡落地生根。婆家还在怡保,自此以后,我便时时返回怡保省亲了。
⑧有一回,一名姻亲送了一包香饼到婆家来给我,说:“你尝尝,特地订的。那老头的生意真好,脾性古怪呢,一面做饼,一面骂人!”
⑨我拿起一块香饼,无意识地看。半圆形的香饼,呈淡淡的褐色,薄薄脆脆的饼皮层层相叠。咬一大口,那薄若蝉翼的饼皮,依然一层一层若即若离地叠在一块儿。饼内的麦芽糖,不腻、不滞、不粘牙。
⑩我那份意愿,死亡了的记忆,立刻霍地复活了。
 “做饼的人可是香伯?”对方一点头,我便立刻央求她带我去看。
香伯早已不在菜市摆卖香饼了,他成日成夜地窝在老屋里烘饼。烘好的饼放在铁皮桶内,每桶十斤,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打电话预订。香伯屋里放了一块大大的黑板,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订购者的姓名和订购的数量,凡是不曾预先订购而贸然地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应酬。除此以外,香伯也将香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他有个凡人皆知的怪脾气,向他领货的人必须将香饼在同一天内卖完,借此确保香饼的新鲜度。
有时,他心血来潮,还会“微服出游”,查看别人有没有把他的饼卖完,倘若卖不完,下回去领货时,他便会让你领教领教他那好像石头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气。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回绝。理由是:“机械死板、硬邦邦,做出来的饼一个个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器那一般冰冷生硬的味儿!”
有人见他孑然一身,怕他孤独终老,劝他寻个伴儿。他倒是听了,一寻便是两个,不过呢,寻来的不是老婆,而是徒弟。他收了两个年幼失学的少年为徒弟。可叹的是,小徒弟学得三分功夫便以为自己是无可匹敌的“香饼大王”了,居然另起炉灶,自设分号。那些识货的人不肯随意“屈就”,依然返回老屋找香伯。然而,许多没有尝过“原装货”的人,却傻傻地把“鱼目”当“珍珠”。两个小徒弟违背道义的做法大大地伤了香伯的心,原本孤僻沉默的他,变得更加古怪寡言了。他发誓此生不再收徒,所以,在暮年,一个人留在老屋里苦苦拼搏。
姻亲带我到老屋去,远远的,便闻到了烘饼的香味。屋里打着赤膊的香伯,正把搅好的麦芽糖放入擀好的饼皮里。他的神情是那样专注,是那样虔诚,好似他做的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是举世无双的雕刻品。
夕阳透过色漆剥落的木窗,斜斜地照了进去,浸在金色余晖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精神,却使这枚将腐化的柿子在这所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
【小题1】作者在文中先后写了香伯的哪些事?请分别概述。
【小题2】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你赏析第⑨自然段中的划线句。
【小题3】第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到有人对香伯的劝说?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4】“香伯”之“香”虽源于香饼,文中还另有深意,请你说说对“香”的理解。
9.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小题1】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小题3】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

7.名著阅读(共1题)

10.
名著阅读
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一一胡愈之
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______________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曾易名叫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表达(共1题)

11.
国庆节期间,在八达岭长城上,李俊看到,有一位时尚青年兴之所至,在长城墙上写下“我爱祖国,我爱中华”的字样。如果你是李俊,该如何劝说他采取理性的爱国行为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