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图中的动物分别为蚯蚓、河蚌、蝗虫、鲫鱼、青蛙、大熊猫。请结合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完成填空。

(1)某同学把图中的蚯蚓、河蚌、蝗虫归为一类,鲫鱼、青蛙、大熊猫归为另一类,其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_____。
(2)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能培育出名贵的珍珠,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
(3)鲫鱼生活在水中,用_____呼吸。
(4)青蛙主要捕食_____,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被称为“田园卫士”,因此,我们应该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
(5)我国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图中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_____。

(1)某同学把图中的蚯蚓、河蚌、蝗虫归为一类,鲫鱼、青蛙、大熊猫归为另一类,其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_____。
(2)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能培育出名贵的珍珠,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
(3)鲫鱼生活在水中,用_____呼吸。
(4)青蛙主要捕食_____,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被称为“田园卫士”,因此,我们应该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
(5)我国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图中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_____。
2.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条。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_____和_____。它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条。
(3)B过程为_____。形成的e细胞叫_____,它的染色体数为_____ 条。
(4)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 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一条来自____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_的遗传物质。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条。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_____和_____。它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条。
(3)B过程为_____。形成的e细胞叫_____,它的染色体数为_____ 条。
(4)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 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一条来自____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_的遗传物质。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患者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传播快,多在夏季流行.
材料二: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
(2)手足口病患者康复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原因是当患者体内的抗原被清除后,身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_____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_____.
(4)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具体做法有(至少写出一种做法):_____.
材料一: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患者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传播快,多在夏季流行.
材料二: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
(2)手足口病患者康复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原因是当患者体内的抗原被清除后,身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_____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_____.
(4)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具体做法有(至少写出一种做法):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11.
在研究生命起源的过程中,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 )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
B.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
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
D.在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原始生命 |
15.
下列选项中,不会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是()
A.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种子 |
B.用化学药剂处理西红柿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C.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生长健壮 |
D.选择产奶量不同的奶牛繁育高产奶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