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3568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2

1.单选题(共19题)

1.
种植水稻后要经常消除田间的杂草,这是因为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
A.捕食
B.寄生
C.合作
D.竞争
2.
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3.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循环往复
B.逐级递减
C.单向循环
D.双向循环
4.
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校园内的榕树
B.池塘中的泥鳅
C.巴中的母亲河巴河
D.小河中的虾
5.
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6.
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下列描述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打造美丽乡村,共享绿色社区
B.直接焚烧秸秆,避免垃圾围城
C.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
D.建设海绵城市,品味优质生活
7.
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水分
C.声音
D.温度
8.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属于影响水稻的生物因素是(  )
A.阳光B.温度C.青蛙D.水分
9.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雨露滋润禾苗壮”
10.
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主要有7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界、纲、门、目、科、种、属
C.界、目、纲、门、科、种、属
D.界、门、目、科、属、种、纲
11.
关于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则越小
B.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则越大
C.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远
D.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近
12.
作为生物分类的依据不包括(  )
A.生物的形态结构B.生物的生理特性
C.生物的生活习性D.生物的个体大小
13.
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14.
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的正确顺序是(  )
①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②有机大分子物质形成原始生命
③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④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④①②③
15.
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最切合(  )
A.营养类型与生活习性B.生存环境和运动方式
C.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D.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16.
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下列对健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健康就是身体健康、力气大且不生病
B.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不抽烟、不酗酒就一定会健康
D.人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17.
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
①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食品
②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生活中常与父母、朋友交流沟通
④坚持体育锻炼,可多到江河中游泳
⑤多吸烟来提神醒脑,提高学习效率
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⑤
18.
作为一名宣传员,你能指出下列有关吸毒危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吗(  )
A.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B.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C.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D.对社会影响不大
19.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2.填空题(共10题)

2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突出表明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是______。
21.
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和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这个因素可以分为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
22.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______。
23.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总在不断变化,但在正常情况和范围内,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_______,但是有一定限度的。
24.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______与______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
25.
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将生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26.
生物圈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7.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______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
28.
我国著名作物育种科学家______教授培育出了新型的水稻即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赞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9.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