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有 130 科,1100 种,如金莲花、胭脂花、有斑百合、丁香、芍药等。动物种类有 47 科 169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褐马鸡、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斑羚、勺鸡。


(1)在百花山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植被,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空气 B.温度 C.水分 D.阳光
(2)树林里生长着蘑菇。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蘑菇属于_____。一些大树的基部长着绿色绒毯状的东西,最有可能是_____植物。
根据双名法判断,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山丹(Lilium pumilum DC)、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三种植物中与有斑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pulchellum)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
(3)金钱豹身上有许多环状斑纹,很像古钱币,利于其隐藏。它的体色和形态是经过长期的_____形成的。
(4)你认为建立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
A.促进生态旅游
B.把濒危动植物迁到保护区
C.加强依法管理
D.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1)在百花山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植被,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空气 B.温度 C.水分 D.阳光
(2)树林里生长着蘑菇。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蘑菇属于_____。一些大树的基部长着绿色绒毯状的东西,最有可能是_____植物。
根据双名法判断,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山丹(Lilium pumilum DC)、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三种植物中与有斑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pulchellum)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
(3)金钱豹身上有许多环状斑纹,很像古钱币,利于其隐藏。它的体色和形态是经过长期的_____形成的。
(4)你认为建立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
A.促进生态旅游
B.把濒危动植物迁到保护区
C.加强依法管理
D.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2.
西番莲(如图)酸甜可口,可以用如图的方式繁殖。柑橘小实蝇危害西番莲的果实,黄金小蜂是柑橘小实蝇的天敌。如图表示柑橘小实蝇发育过程的几个时期。请根据上述资料判断正误

(1)西番莲果实中有许多种子,可推测其花的子房内有多个胚珠(_____)。
(2)如图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后代具有双亲的特点(_____)。
(3)黄金小蜂和柑橘小实蝇之间是竞争关系(_____)。
(4)柑橘小实蝇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_____)。

(1)西番莲果实中有许多种子,可推测其花的子房内有多个胚珠(_____)。
(2)如图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后代具有双亲的特点(_____)。
(3)黄金小蜂和柑橘小实蝇之间是竞争关系(_____)。
(4)柑橘小实蝇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_____)。
3.单选题- (共3题)
4.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 B.温度 | C.空气 | D.水分 |
5.
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有( )
A.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 |
B.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 |
C.A和B的总和 |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 |
4.多选题- (共1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植物体的芽发育而来 |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雌蛙鸣叫吸引雄蛙来抱对 |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 |
5.- (共1题)
7.
学习植物时,同学们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诗词,如:“早秋惊落叶”、“冻雷惊笋欲抽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花褪残红青杏小”、“霜叶红于二月花”……并进行了一些有关植物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到秋天落叶,这是植物适应__________的结果。
(2)笋是竹子的地下茎(竹鞭)长出的幼芽,可以发育成竹子,这是因为芽中有_______组织。这种繁殖方式可以保持母体的___________特性。
(3)与红豆杉的种子相比,杏树种子外有果皮,果皮是由花中________发育而来的。
(4)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环境因素中,同学们选择同种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50粒种子+20ºC+浸没在水中;B组:50粒种子+20ºC+潮湿的环境;则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取一段带茎的绿叶,把它放在水中剪断。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一段时间后,变成了“红叶”。这主要是茎、叶中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物质的结果。
(6)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和闭合会影响到植物的________(填序号)。
(7)利用电传感器测定某植物在恒温30ºC时,不同光照强度下,呼吸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ºC和30º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ºC时,B点将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1)植物到秋天落叶,这是植物适应__________的结果。
(2)笋是竹子的地下茎(竹鞭)长出的幼芽,可以发育成竹子,这是因为芽中有_______组织。这种繁殖方式可以保持母体的___________特性。
(3)与红豆杉的种子相比,杏树种子外有果皮,果皮是由花中________发育而来的。
(4)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环境因素中,同学们选择同种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50粒种子+20ºC+浸没在水中;B组:50粒种子+20ºC+潮湿的环境;则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取一段带茎的绿叶,把它放在水中剪断。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一段时间后,变成了“红叶”。这主要是茎、叶中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物质的结果。
(6)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和闭合会影响到植物的________(填序号)。
(7)利用电传感器测定某植物在恒温30ºC时,不同光照强度下,呼吸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ºC和30º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ºC时,B点将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