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3457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6

1.资料分析题(共1题)

1.
李明家种植的百合花大部分植株的叶子出现了发黄现象,他的父母十分焦急。李明上网查找资料,并将发黄的和颜色正常的百合花叶子送到某科研单位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发黄的叶子与颜色正常的叶子铁元素含量(单位μg/g)
 
发黄的叶子
颜色正常的叶子

22.0
30.3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检测结果,你猜测李明家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  
(2)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李明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 的同种化学肥料;
③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 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新叶的颜色。
(3)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 ;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  ,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2.综合题(共2题)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物质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间日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之一,它通过按蚊传播,先后寄生于按蚊、人的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最终将红细胞胀破,释放出虫体代谢产物,使人的体温调节发生紊乱,感到忽冷忽热,俗称“打摆子”。
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药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中医经典书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640种以中药为主的验方。其中,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看到这句话,屠哟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不是采取传统的煎煮方法,而是直接绞取青蒿的汁液呢?她猜想很有可能是高温煎煮的过程中,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低沸点乙醚提取青蒿素,效果大大提高。
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素用于临床研究,屠哟哟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她和科研团队成员率先服用青蒿素,以确保临床患者的安全。1972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 她宣布用青蒿素治疗的30例患者全部有效,从此,拉开了青蒿素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等其他协作单位,对青蒿素的分子量,化学结构式进行检测,并成功改良为双氢青蒿素,临床疗效是天然产物青蒿素的10倍。
伟人***曾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1)疟疾防治原则,应根据疟原虫生活史和流行区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因时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一方面用抗疟药灭人体内发育各阶段的疟原虫;一方面积极开展防治媒介蚊虫,这两种方法分别是通过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防治疟疾。
(2)健康的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冷觉 ______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这属于______调节。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提高产热量,这属于______调节。
(3)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记载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这句话对青蒿素发现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文章所述的青蒿素发现历程,你认为屠哟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______
3.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________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图1的操作是为了________,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图2是触摸颈动脉________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4)图3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________]。
(5)图4是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按压是要注意双臂________。

3.单选题(共8题)

4.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5.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 03%
0. 1%
0. 1%
温度
30℃
30℃
20℃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6.
沙漠中的仙人掌,块茎可贮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它说明了(  )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与环境无关
7.
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A.学习行为B.领域行为C.社会行为D.先天性行为
8.
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相互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生物体内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DNA的片段
B.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C.生物所有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D.用生物技术可以将基因从一种生物转入到另一种生物
9.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用同一只成年猴的体细胞克隆出几乎一模一样的小猴子,这是因为
A.它们的生活条件相同B.它们的毛色和花纹相同
C.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D.它们的细胞结构相同
10.
下列有关医药常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药品说明书服用
B.若木刺刺伤较小较浅,可用消毒的镊子将其拔出,伤口涂抹抗生素软膏
C.医生给高烧病人的额头上敷冷毛巾或冰袋来降温
D.中药材来源于大自然,因此毒副作用小
11.
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资料分析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