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取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以横轴中线为界,左侧铺上一层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右侧铺上一层有机质极少的土壤,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将20只鼠妇放入纸盒内,然后将纸盒置于一暗室内,10分钟后,用一小纸板沿横轴中线将纸盒隔开,分别计数两侧的鼠妇个数。重复3次,统计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侧和有机质极少的土壤侧鼠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m1、m2。
(1)他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2)如果m1大于m2,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如果m1小于m2,则说明_____________。
(3)如果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时,除______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
(4)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
(1)他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2)如果m1大于m2,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如果m1小于m2,则说明_____________。
(3)如果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时,除______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
(4)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最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
(1)将文中的生物进行归类。
①植物: 。
②动物: 。
(2)文中“鱼”适应的生活环境是______。它离开这种环境将很难生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3)影响鱼生存的因素有_______因素和_______因素。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最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
(1)将文中的生物进行归类。
①植物: 。
②动物: 。
(2)文中“鱼”适应的生活环境是______。它离开这种环境将很难生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3)影响鱼生存的因素有_______因素和_______因素。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3.
下面是关于珊瑚的介绍,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珊瑚虫身体很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的分泌物能形成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营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的外壳却年深日久地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些藻类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由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能够给鱼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能够加固海边堤岸,扩大陆地面积。因此,人们应当保护珊瑚。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____
(2)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分析原因。______
珊瑚虫身体很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的分泌物能形成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营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的外壳却年深日久地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些藻类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由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能够给鱼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能够加固海边堤岸,扩大陆地面积。因此,人们应当保护珊瑚。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____
(2)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分析原因。_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4.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
6.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生物,大家并不陌生,同学们看得见的花草树木、鱼虫鸟兽都是生物;一些微小的细菌、病毒,尽管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也都是生物,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生物学无关的是( )
A.校园的花草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
B.果园养鸡可使物质循环利用 |
C.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 |
D.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 |
7.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很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了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要说明的是(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 |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
11.
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鸟,停留在树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这些都有利于避敌和捕食,体现了
A.生物改变环境 |
B.生物适应环境 |
C.生物依赖环境 |
D.环境改变生物 |
4.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