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智升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43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7

1.单选题(共15题)

1.
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
A.能够生长和发育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2.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推测法B.调查法
C.比较法D.模型制作
3.
学习生物学,需要掌握研究生命科学的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可以借助恰当的工具
B.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C.有些观察结果可以制成图表
D.与常规不符合的观察结果不作记录
4.
某学习小组准备对淮安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订计划D.得出结论
5.
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
B.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
C.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图1可表示生物圈
6.
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陶渊明的诗句“草盛豆苗稀”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竞争关系B.捕食关系C.合作关系D.共生关系
7.
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图如图,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A.B.
C.D.
8.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的全部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物因素
C.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
D.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9.
以下生物在自然界中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①衣藻  ②松树  ③乳酸菌  ④蘑菇  ⑤麻雀  ⑥青蛙  ⑦松毛虫  ⑧玉米  ⑨酵母菌
A.①③④B.⑤⑥⑧C.②④⑨D.③④⑨
10.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蜥蜴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也非常接近,此现象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11.
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因素就是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素
B.同种生物的相互影响就是指竞争关系
C.生活在某一环境中的生物同时受到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
D.影响霉菌生活的生态因素只有温度
12.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B.鹰和蛇只构成了捕食关系
C.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
1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C.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14.
下列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
B.一片草原
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的动物
D.一个池塘
15.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内。一段时间后,细菌内出现一些完成的噬菌体,这说明DNA是( )
A.提供能量的物质B.控制性状的单位
C.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遗传的控制中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