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环境。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结论: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7)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环境。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次数 | 1 | 2 | 3 | 4 | 5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结论: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7)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学习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时,某小组同学想知道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请写出a的处理方法:_____。
(2)将甲、乙、丙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
(3)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涂抹一下,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_____。
(4)设置丙组的目的是:_____。
(5)该小组的实验现象对你搞好个人卫生的启示是:_____。
![]() | 甲 | 乙 | 丙 |
第一步 | 配制培养基,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标号为甲、乙、丙的三个相同培养皿中 | ||
第二步 | 将甲、乙、丙培养皿高温处理后冷却 | ||
第三步 | 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 迅速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 | a | 丙不做任何处理 |
第四步 | 将甲、乙、丙培养皿同时放到37℃恒温箱中,培养2天 | ||
观察现象 | ![]() | ![]() | ![]() |
(1)请写出a的处理方法:_____。
(2)将甲、乙、丙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
(3)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涂抹一下,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_____。
(4)设置丙组的目的是:_____。
(5)该小组的实验现象对你搞好个人卫生的启示是:_____。
3.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8.
学校实验田中某植物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产量低。为寻找原因,同学们将肥力均匀的实验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后进行种植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施肥情况 | 含磷无机盐 | 含氮无机盐 | 含钾无机盐 | 不施肥 |
植物的收获量(千克) | 68.11 | 48.83 | 47.72 | 45.22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
B.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实验田中可能缺少某种无机盐 |
C.丁组的设置对实验无必要 |
D.该实验的结论是:实验田主要缺少含磷的无机盐 |
14.
历史上西汉武帝修筑扶荔官,把本来应该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的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并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其施以极刑。你知道荔枝没被栽活的原因吗?( )
A.温度不适宜 | B.水土不适 | C.人工养护不当 | D.阳光不充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