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4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9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伤(zhōng) 澄澈(chéng) 掺和(he)  绵廷(yán)
B.缥缈(piāo)  搓捻(niǎn)  感慨(kǎi) 攲斜(jī)
C.忙碌(lǜ)    辍行(zhuì)  充沛(pèi) 梳理(shū)
D.屋檐(yán)   黄晕(yùn)   发髻(jì)  笃志(dǔ)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沐浴  疲倦不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
B.清冽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迹罕至
C.急躁  煞有介事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
D.诀别  个得其所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B.把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C.父母双双惨死之后,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他。
D.大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精益求精,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B.《狼》———蒲松龄———明代文学家
C.汉字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汉字的形体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D.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6.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
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

2.字词书写(共1题)

7.
初一x班生活委员去充饭卡,一共是4810元,请把钱数用大写写出来。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 ( 只划一处  )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恐前后受其 (_______)  
(2)屠自后断其 (______)
(3)野有麦场 (_______)  
(4)一狼其中 (______)
【小题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小题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妈妈的十二封信
2015年,旭子和老师想要做一次横贯中国东西的“特殊”音乐采风——从上海到新疆阿勒泰,全程4300多公里,不带任何现代通信工具,随身带的仅有基本的录音和摄影设备。
平时他几乎不与父母联系,好像他从离家读书开始,就一个人自由惯了。只有每年春节的时候,他才会回一次家。 
但这次毕竟不同寻常,可能会有大半年的时间与外界“失联”,他还是要提前和父母说一声。电话那一头的母亲和以往任何一次通话时一样平静,只是在旭子讲述的间歇插进几个淡淡的“嗯”,最后,她在旭子即将挂电话的时候才说:“你每到一个停留比较久的地方,可不可以给家里打一个电话?不用经常打来,想起来时,打一个就好。”   
旭子听得出母亲平静背后的担忧,他无法拒绝,点头说“好”。 
他背上行囊出发。从上海,沿长江西行过荆楚大地到达重庆,然后一路向北,翻过秦岭,越过黄河,沿河西走廊踏上丝绸之路,经敦煌过玉门关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越过天山,进入准噶尔盆地,一直到阿尔泰山脚的边境城市阿勒泰。
每到一座城市整顿休息时,旭子都会如约给母亲打电话。“妈,我到重庆了。”“妈,我在西安。”“到兰州了。”“在乌鲁木齐,刚下车。”“到阿勒泰了,快回家了。”……他给母亲打了十几个电话,有时兴奋,有时匆忙,有时疲惫,但母亲总是淡淡地“嗯”一声,随意地打听打听他的食宿,不动声色。 
历时9个月的旅程,跨越中国近10个省市,老师和旭子用异乎寻常的毅力创造了一次奇迹。在这个奇迹面前,有关母亲的那部分记忆是那么渺小,几乎不存在。 
2016年的春节旭子没能回家,接到了爸爸的电话。旭子的妈妈心脏病犯了,医院会诊后提出做搭桥手术,手术存在风险,要征求家属意见。签字笔放到旭子爸爸面前的时候,他忽然犹豫了,拿起又放下。作为与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丈夫,他深知妻子的心一直系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他半分也夺不回来,还不能争、不能抢。因为这个人,是他们的儿子。 
旭子用最快的速度赶回武汉,陪妈妈做完了手术。住院观察的几天里,有一天,爸爸单位临时有事,要旭子回家替妈妈拿换洗的衣服。十几年从不进父母房间的他,笨拙地翻箱倒柜,却无意间发现了妈妈的秘密。旭子发现了12个快递包裹,分别寄往全国12个不同的城市。按照时间顺序一字排开,正好可以拼出他去年的路线图,收件地址和电话都是他无意间透露给母亲的酒店客栈,收件人无一不是他的名字。
他坐在地上,一一拆开包裹。母亲寄出的内容形形色色,有腊肉干、抗生素,还有冲锋衣。那个上午,他守着一地乱七八糟的什物,努力回想早已被抛诸脑后的与母亲的电话内容。 
“妈,我到重庆了。没感冒,就是这边下雨了,我有点咳嗽,没事。” 
“妈,我在西安。这边的羊肉孜然味太重了,我吃不惯。” 
“我到兰州了……嗯,温差大,晚上特别冷。” 
…… 
他一边回忆,一边想象着母亲如何不动声色地从他嘴里套出住宿信息,然后戴着老花镜上网查询地址和联系方式。 
他兴致勃勃地和老师开启了一场文化的朝圣之旅,却不知道母亲追在他的身后,用9个月的时间写下12封漫长的“信”。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母亲的“信”太短,短到没有起承转合,短到没有写抬头落款,短到只剩下两个字,一笔一画地被写在收件人栏里。 
可惜旭子行色匆匆,来不及收到这绵长的情意。母亲的快递一件件被寄出,又被一件件退回。 
他无法想象,母亲接到那一个个被退回的包裹时,该是怎样的心情——仿佛一颗心被全力地抛向他,却又被冷漠地轻轻送回。庆幸生活的安排,最终让他发现了这个秘密,让这个不懂事的大男孩,在这阳光晴朗的午后,守着12封沉甸甸的“信”,哭得不能自已。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小题2】请品析划线句中“淡淡”和“不动声色”的表达效果。
【小题3】结合内容,谈谈你对“在这个奇迹面前,有关母亲的那部分记忆是那么渺小,几乎不存在” 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4】成长路上,我们离不开爱。请以“爱”为话题,写几句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小题5】母亲的秘密是什么?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为了提高学生们得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准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请你为学校的“环保教育”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6.作文(共1题)

11.
请以“美在身边”为题写一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