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3342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4

1.综合题(共4题)

1.
(1)影响校园花草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2)有些动物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保护色,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
(4)校园绿化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夏天可以乘凉说明花草树木可以_____________环境;到了冬天,有些苗木要搬到暖棚里去,而冬青却可以在外边过冬,说明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
(5)科学探究一般包括6个基本步骤: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2.
下表是班级分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想,假设你是该小组中的一员,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位置
鼠妇数量
光照
土壤潮湿度
纸盒左半部
10只
明亮
湿润
纸盒右半部
10只
 
 
 
 
(1)实验中纸盒右半部应设置的土壤潮湿度是________(填“湿润”或“干燥”)。
(2)处理数据时,需要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________值。
(3)通过实验可以知道,________会影响鼠妇的分布,且鼠妇适于生活在________的坏境中。
(4)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的原因是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将这些鼠妇放回________中。
3.
说出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牛掠鸟停在“乐于助人”的河马背上巡游觅食,牛掠鸟专吃河马皮肤上的扁虱。牛掠鸟与河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3)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4.
小麦生活的环境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3)蚜虫和小麦之间是_______ 关系,一群蚂蚁在搬一粒小麦体现了_______关系。

2.单选题(共18题)

5.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进行运动B.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6.
下列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
A.兔子发现狼后迅速奔跑﹣应激性
B.松鼠不停寻找食物吃﹣生长发育
C.人运动后大量出汗﹣新陈代谢
D.一只花猫的孩子都是猫,但后代中出现了白色小猫﹣遗传与变异
7.
某科学小组走访多个家庭,了解人们安全用药的习惯,这种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谈话法
8.
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或调查→得出结论
C.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或调查→获得结论
9.
“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
10.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 B. 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 葵花朵朵向太阳     D. 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11.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
C.“雨露滋润禾苗壮”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2.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分
13.
蝗虫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几乎融为一体,这个现象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
14.
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有(  )
A.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
B.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
15.
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实例的是(  )
A.荒漠生活的骆驼尿液极少
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很厚
C.干旱时作物枯萎死亡
D.北方深秋,许多树木纷纷落叶
16.
企鹅能生活在南极,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适应生物
17.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D.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18.
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19.
调查校园内植物种类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植物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0.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生活环境是指(  )
A.生物生存的空间
B.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D.以上A,B,C都是
21.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体色
B.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可达60毫米
C.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
D.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
22.
下列对诗句或谚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的关系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反映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