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某生物探究实验社团为研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他们分成8个小组进行了实验,具体过程如下:
各组分别准备一个右图所示的装置,然后在装置中央细湿土上放10只鼠妇,用纸板和玻璃板将纸盒盖严,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的鼠妇数量。统计结果如下面的表解。请分析回答:

(1)该社团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试分析说明该同学的建议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统计分析全社团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统计时,为什么要计算全社团各组数据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观察时,发现细湿土表面仅有8只鼠妇,且3只分布在玻璃板下,则记录时,表格中的黑暗处一栏,应记为几只鼠妇?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此装置进行改造,以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纸盒内的土壤应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盒上面的盖板应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组分别准备一个右图所示的装置,然后在装置中央细湿土上放10只鼠妇,用纸板和玻璃板将纸盒盖严,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的鼠妇数量。统计结果如下面的表解。请分析回答: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暗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该社团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试分析说明该同学的建议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统计分析全社团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统计时,为什么要计算全社团各组数据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观察时,发现细湿土表面仅有8只鼠妇,且3只分布在玻璃板下,则记录时,表格中的黑暗处一栏,应记为几只鼠妇?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此装置进行改造,以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纸盒内的土壤应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盒上面的盖板应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4.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 鼠妇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边侧 | 20只 | 明亮 | 15℃ | 适宜 |
纸盒右边侧 | 20只 | 阴暗 | 30℃ | 适宜 |
A.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 |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 D.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
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B.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不断循环的。 |
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
D.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