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号。将三个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
步骤二:洗手前,分别在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处理如下图所示)。加盖封好。

步骤三:将①号培养皿放在冰箱中培养,②号和③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应选择________号和③号培养皿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明显多于①号培养皿,说明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挑取少量细菌的菌落,制作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与酵母菌相比,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4)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
步骤一:取三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号。将三个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
步骤二:洗手前,分别在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处理如下图所示)。加盖封好。

步骤三:将①号培养皿放在冰箱中培养,②号和③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应选择________号和③号培养皿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明显多于①号培养皿,说明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挑取少量细菌的菌落,制作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与酵母菌相比,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4)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
A.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 B.细菌是原核生物 | C.细菌对人类都有害 | D.细菌都营寄生生活 |
2.
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如图所示)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请据图回答:

(1)进化树中鲫鱼及其以上树枝上所标注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身体背部_________.
(2)进化树上标出的最高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进化树,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丹顶鹤由扬子鳄直接进化而来
B.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近
C.标号③代表的植物,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D.生物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单细胞到多细胞、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4)鱼类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下列不属于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是(_______)
A.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身体背部有脊柱C.用鳃呼吸D.体表被覆鳞片

(1)进化树中鲫鱼及其以上树枝上所标注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身体背部_________.
(2)进化树上标出的最高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进化树,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丹顶鹤由扬子鳄直接进化而来
B.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近
C.标号③代表的植物,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D.生物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单细胞到多细胞、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4)鱼类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下列不属于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是(_______)
A.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身体背部有脊柱C.用鳃呼吸D.体表被覆鳞片
3.
下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互不相同的蜗牛、鸽子、青蛙、蚯蚓、扬子鳄、蝴蝶、鲫鱼、大象八种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殖过程不能离开水的脊椎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在以上八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_____________。
(4)脊椎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

(1)上图所示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殖过程不能离开水的脊椎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在以上八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_____________。
(4)脊椎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
B.两栖类、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
C.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 |
D.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 |
2.判断题- (共3题)
3.单选题- (共10题)
7.
下列关于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菌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
B.真菌在制药和环保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C.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 |
D.所有的真菌都对自然和人类有利。 |
10.
科学家研究了某地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结果如下表:
由上述结果看出,保护鸟类最有效的措施为
原因 | 偷猎 | 栖息地丧失 | 外来物种的影响 | 其他原因 |
比例 | 20% | 60% | 12% | 8% |
由上述结果看出,保护鸟类最有效的措施为
A.大力开展爱鸟周活动,加强爱鸟宣传 | B.禁止偷猎 |
C.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 | D.建立自然保护区 |
13.
1850年在山清水秀的曼彻斯特,生物学家发现桦尺蛾体色大多数是浅色。100年后由于工业化的推进,生物学家发现这里的桦尺蛾体色大多数为深色,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 B.桦尺蛾相互选择的结果 |
C.人为选择的结果 | D.桦尺蛾迁入迁出的结果 |
16.
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如图)。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 |
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 |
C.喙尖而长的地雀叱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 |
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3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