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2题)
2.综合题- (共4题)
3.
下图为几种细菌和真菌的的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名称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青霉、酵母菌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________。所以细菌属于_________核生物。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图中酵母菌所示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
(4)图中生物由于都没有_____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5)图中不能独立生活的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名称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青霉、酵母菌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________。所以细菌属于_________核生物。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图中酵母菌所示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
(4)图中生物由于都没有_____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5)图中不能独立生活的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
下面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__.
(2)C和D的名称是_____.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
(3)d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填图中的字母)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__.
(2)C和D的名称是_____.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
(3)d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填图中的字母)
5.
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模拟了________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对比,缺少________.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3)C中为含有________等有机物的水溶液.
(4)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进化过程中,由无机小分子转变为________是完全可能的.
(5)米勒认为原始生命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有可能诞生的,“原始生命的摇篮”是________.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模拟了________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对比,缺少________.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3)C中为含有________等有机物的水溶液.
(4)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进化过程中,由无机小分子转变为________是完全可能的.
(5)米勒认为原始生命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有可能诞生的,“原始生命的摇篮”是________.
6.
科学家从细菌细胞中取出一种叫做质粒的环状DNA,先用一种酶把它切开,再将人胰岛素基因从人染色体上切下来,将它们混合在一起。人胰岛素基因会连接到质粒DNA切口的两端,重新形成环状DNA。有些细菌会把这种质粒“吞入”体内,对这样的细菌分离培养使之大量繁殖,就能用来合成人胰岛素。
(1)该操作中主要是将___________“转嫁”到细菌质粒中,这种操作技术叫________;由此得到的细菌含有了非自身基因,被称作________。
(2)多莉羊是通过________技术产生的,它利用的是生物个体的体细胞发育而来,前后________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后代几乎是原本的复制品。
(1)该操作中主要是将___________“转嫁”到细菌质粒中,这种操作技术叫________;由此得到的细菌含有了非自身基因,被称作________。
(2)多莉羊是通过________技术产生的,它利用的是生物个体的体细胞发育而来,前后________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后代几乎是原本的复制品。
3.单选题- (共6题)
7.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
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 |
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 |
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 |
11.
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
B.运动是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的 |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
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
4.选择题- (共2题)
13.王华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在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7册书,第31页遇到这样一道题:
如图1,在△ABC中,P是边AB上的一点,联结CP.
要使△ACP∽△ABC,还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或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4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