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台商区角美六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333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8

1.综合题(共5题)

1.
小明同学准备探究蚂蚁的通讯,仔细观察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奔向食物,小明提出蚂蚁不会发声,靠什么进行通讯?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假设是______。
(2)小明用三块小石头作小岛按右图设计探究方案,观察到蚂蚁的通讯行为是______,一段时间后将连接A、C之间的“桥”和B、C岛的对换,观察到蚂蚁的是______。
(3)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能直接用手移动“桥”吗?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
学习了动物的行为的有关知识后,周瑜同学准备探究“小鼠走迷宫取食物的学习行为”,下面是他提出的探究方案,你能帮助完善方案吗?
(1)提出问题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
(3)制定计划:实验选择小鼠的原因是______,实验时间最好选择______,为了保证实验成功,迷宫要作怎样的处理______,小鼠应处于______状态。
(4)实施计划:按上述方案进行探究,统计小鼠需要经过几次______才能通过迷宫,吃到食物。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果支持你的假设吗?你的结论是______。
3.
2014年5月23日,教育部发布新规定,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并将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运动中,关节起着______的作用,下面的关节模式图中,[1]和[2]是骨与骨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多为一凸一凹合称[3]______。
(2)图中[5]是______主要由结缔组织膜构成;[4]是______,在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并缓冲两骨之间撞击力。
(3)做引体向上屈肘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而收缩的肌肉是______,牵引身体向上运动。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______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4)小林同学完成了1000米跑,他认为是全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对此你的看法是______。
4.
资江是我省四大淡水河之一,贯穿安化全境,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资江流域建立了省级湿地生态公园,资水孕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如桃花水母、河蟹、泥螺、河蚌,青虾、鲫鱼、鲢鱼、娃娃鱼等,请分析回答:
(1)动物学家通常将以上动物分成为两大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2)桃花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它们身体呈______对称,体表有刺细胞,______。
(3)河蚌、泥螺共同特征是:______;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属于软体动物。
(4)青虾、河蟹属于节肢动物,共同特征是______。
(5)娃娃鱼生活在水中,名称也叫鱼,却是属于______动物。
(6)近年来人们的过度捕捞和水污染,资江流域生物种类大大减少,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要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______。
5.
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物的分类知识,A动物属于______(填动物类群),它的呼吸结构是______。
(2)B、C、D、E属于同一类群,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内都有______,统称为脊椎动物。
(3)图中属于两栖纲动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它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体用肺呼吸,______可辅助呼吸。
(4)蝙蝠与图中______同属于哺乳纲,(填字母)请说出其中的原因______。

2.判断题(共3题)

6.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7.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8.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____)

3.单选题(共8题)

9.
“一只雄黑猩猩飞快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测量法
10.
在探究“手上有细菌或真菌”的活动中,把手指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这步骤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A.制作培养基B.灭菌C.培养D.接种
11.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蚂蚁爱吃的食物诱捕蚂蚁B.饲养蚂蚁时提供合适的温度
C.实验前将蚂蚁喂饱D.小石头之间用小木条搭桥
12.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植物,对菜青虫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3.
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A.繁殖行为B.社群行为C.捕食行为D.先天性行为
14.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蜻蜓点水B.鹦鹉学舌C.螳螂捕蝉D.作茧自缚
15.
如图表示生物由大到小的分类等级,下列各项正确的(  )
A.1是蜥蜴、2是爬行动物、3是脊椎动物
B.1是动物、2是鸟类、3是蝙蝠
C.1是脊椎动物、2是哺乳动物、3是狼
D.1是昆虫、2是节肢动物、3是蝗虫
16.
下列关于狂犬病和狂犬病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狂犬病病毒的生殖方式是分裂
B.狂犬病唯一的预防措施是注射狂犬病疫苗
C.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噬菌体
D.狂犬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4.选择题(共3题)

17.下图中,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将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18.王华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在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7册书,第31页遇到这样一道题:

如图1,在△ABC中,P是边AB上的一点,联结CP.


要使△ACP∽△ABC,还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或__.

19.王华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在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7册书,第31页遇到这样一道题:

如图1,在△ABC中,P是边AB上的一点,联结CP.


要使△ACP∽△ABC,还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或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判断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