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观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图回答问题:
(1)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是图中的生物______。
(2)图中的生物______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把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物质______释放到大气中去。同时分解者将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物质___返回到大气中。
(3)由此看出,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有什么作用?___
(1)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是图中的生物______。
(2)图中的生物______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把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物质______释放到大气中去。同时分解者将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物质___返回到大气中。
(3)由此看出,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有什么作用?___

2.
如图是与人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组成的。
(2)图一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关节能牢固是因为[]______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韧带起加固作用。
(3)人做屈肘动作时,骨骼肌接受_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进而牵动骨绕______活动,产生屈肘动作。
(4)在冬奥会花样滑冰中有一个技术动作叫“托举”,在完成这一动作时,托举人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______。(填肌肉的“收缩”或“舒张”状态)
(5)图二是A、B两个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6)军人在敬军礼时,图一中[]______处于收缩状态,[]______处于舒张状态。

(1)人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组成的。
(2)图一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关节能牢固是因为[]______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韧带起加固作用。
(3)人做屈肘动作时,骨骼肌接受_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进而牵动骨绕______活动,产生屈肘动作。
(4)在冬奥会花样滑冰中有一个技术动作叫“托举”,在完成这一动作时,托举人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______。(填肌肉的“收缩”或“舒张”状态)
(5)图二是A、B两个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6)军人在敬军礼时,图一中[]______处于收缩状态,[]______处于舒张状态。
3.
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蚯蚓的外部形态观察实验。观察时可以发现蚯蚓的背部颜色_____(填“稍深”或“稍浅”).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这是摸到了_____,这些小突起能与_____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2)如图2是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设置迷宫时,可以在隔板上方放置一块_____,既能阻止小白鼠翮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_____状态。
(3)如图3是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蚯蚓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属于_____行为。
(4)据统计,蚯蚓大概要经过200多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学会走向暗室。而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尝试与错误”次数比蚯蚓要少很多,说明不同动物的_____是有区别的。

(1)如图1是蚯蚓的外部形态观察实验。观察时可以发现蚯蚓的背部颜色_____(填“稍深”或“稍浅”).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这是摸到了_____,这些小突起能与_____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2)如图2是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设置迷宫时,可以在隔板上方放置一块_____,既能阻止小白鼠翮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_____状态。
(3)如图3是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蚯蚓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属于_____行为。
(4)据统计,蚯蚓大概要经过200多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学会走向暗室。而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尝试与错误”次数比蚯蚓要少很多,说明不同动物的_____是有区别的。
4.
随着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入住台北市立动物园,标志着两岸同胞即将进入“团圆”的新时代,随行的17棵珙桐树苗也在台北安家;同时大陆也接受了台湾同胞回赠的长鬃山羊和台湾梅花鹿。请回答:
(1)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d是大熊猫的学名,它的种名是______,在分类学上,大熊猫与长鬃山羊同纲不同目,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同目不同科,三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_。
(2)1969年,最后一只野生台湾梅花鹿被捕杀,该物种已濒临灭绝。一般来讲,一个物种的灭绝,代表着这个物种个体基因组成的______也随之消失;同时,该种生物的灭绝必将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反过来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也会加速______和______的丧失。
(3)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珙桐与处于同等地位的桫椤相比,二者在分类特点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4)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是______,物种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
(1)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d是大熊猫的学名,它的种名是______,在分类学上,大熊猫与长鬃山羊同纲不同目,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同目不同科,三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_。
(2)1969年,最后一只野生台湾梅花鹿被捕杀,该物种已濒临灭绝。一般来讲,一个物种的灭绝,代表着这个物种个体基因组成的______也随之消失;同时,该种生物的灭绝必将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反过来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也会加速______和______的丧失。
(3)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珙桐与处于同等地位的桫椤相比,二者在分类特点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4)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是______,物种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6.
酵母菌、霉菌、灵芝的共同特征是( )
①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②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③进行分裂生殖④进行孢子生殖 ⑤体内无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⑥细胞内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自养
①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②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③进行分裂生殖④进行孢子生殖 ⑤体内无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⑥细胞内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自养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7.
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 |
B.有些曲霉能使熟大豆发酵成豆瓣酱 |
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因此工业上可以用它来酿酒 |
D.白酒酿造过程中利用了霉菌和酵母菌 |
9.
下列的描述与社群行为无关的是
A.同种生物的许多个体简单聚集在一起 |
B.群体中不同个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
C.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信息交流的方式 |
D.群体生活有利于维持种族的生存 |
10.
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
B.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
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
D.动物的行为只有利于生存,对繁殖无意义 |
11.
下列关于多细胞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都分节,能提高运动的灵活性 |
B.运动都依靠一定的结构产生动力 |
C.运动时都依靠坚硬的骨骼支撑身体 |
D.运动都依靠关节与肌肉的协调配合 |
15.
如下图四种生物,它们在分类单位的情况是:兰花和蘑菇属不同“界”的生物,和肾蕨同“界”不同“门”,而和向日葵同“门”不同“纲”。则与兰花亲缘关系最近和最远的分别是

A. 肾蕨、蘑菇 B. 向日葵、蘑菇
C. 蘑菇、肾蕨 D. 向日葵、肾蕨

A. 肾蕨、蘑菇 B. 向日葵、蘑菇
C. 蘑菇、肾蕨 D. 向日葵、肾蕨
1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 B.基因的多样性 |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
3.选择题- (共3题)
19.小明四等分弧AB,他的作法如下:
①连接AB(如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CD交弧AB于点M,交AB于点T;
②分别作AT,TB的垂直平分线EF,GH,交弧AB于N,P两点,则N,M,P三点把弧AB四等分。你认为小明的作法是否正确: ,理由是 。
20.小明四等分弧AB,他的作法如下:
①连接AB(如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CD交弧AB于点M,交AB于点T;
②分别作AT,TB的垂直平分线EF,GH,交弧AB于N,P两点,则N,M,P三点把弧AB四等分。你认为小明的作法是否正确: ,理由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