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如图是骨、关节和肌肉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分别是:[1]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
(2)标号[3]和[5]的表面覆盖着一层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为杠杆、_____为支点、肌肉为动力形成的。[1]和[2]构成了_____,它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它发生这一反应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脱臼是指_____。
A.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C.关节面从关节韧带上脱离 D.关节软骨从关节面上脱离

(1)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分别是:[1]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
(2)标号[3]和[5]的表面覆盖着一层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为杠杆、_____为支点、肌肉为动力形成的。[1]和[2]构成了_____,它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它发生这一反应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脱臼是指_____。
A.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C.关节面从关节韧带上脱离 D.关节软骨从关节面上脱离
2.单选题- (共23题)
3.
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和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变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
B.环境条件决定生物的形态 |
C.生物能影响环境 |
D.环境条件决定人口的数量 |
6.
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土壤的有机物为食,体表中的黏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的活动又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生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 |
C.生物活动也能影响环境 |
D.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
11.
现有A、B、C三种动物,它们的分类情况是:A和B所同在的分类单位最小的是“属”,B和C所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纲”,则与B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不能确定 | B.A和C相同 | C.A | D.C |
14.
下列对环境问题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定期砍伐一定数量的树木,而不会影响森林正常生长 |
B.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
D.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必须共用这一有限的资源 |
15.
从进化角度来看,下列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
C.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
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
16.
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 )
A.任何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
B.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
C.生物繁殖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
D.生存竞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易生存 |
19.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地加快,以上事实说明( )
A.细胞中的基因具有显、隐性之分 |
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
C.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
D.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
24.
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成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地加快了,题中应用的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 B.转基因技术 |
C.发酵技术 | D.组织培养技术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