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2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3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临(lì)    粗犷(kuàng)   憔悴(qiáo)   咄咄逼人(duō)
B.侍弄(shì)   徘徊(huí) 啄食(zhuó)   人迹罕至(hǎn)
C.贪婪(lán)   诅咒(zǔ) 闪烁(shuò)   众目睽睽( kuí)
D.干涸(gù)    滑稽(jī) 中伤(zhòng)  随声附和(hè)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掺和   畅消   烘托   憔悴
B.溜达   赋与   祷告   掩饰
C.繁衍   消耗   芭蕉   渡金
D.覆盖   烂漫   俊俏   萦绕
3.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
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对偶)
B.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比喻)
C.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排比、拟人)
D.那时的我,真的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比喻)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小题2】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腠,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恐前后受其敌
(2)屠自后断其股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小题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题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①在冬末的余威中,早春细微的信息已从很不起眼的角落里渗露出来。春天最初的脚步,轻盈地踏过冬日的叹息,向世人展示先行的姿态和渐进发展的决心。
②温湿的小南风,刚刚突破严冬的防线,便像涓涓细流一般向冰冻的土地浸润。大地渐渐暖和并苏醒,丝丝温馨湿润的水汽从泥土的毛孔中蒸发弥散出来,宛如绵延不尽的袅袅炊烟,昭示着生命的存在与勃发。高山上的皑皑积雪,在凛冽的冬天里出尽了风头,而春风在她的胳肢寓只温柔地一抓一挠,她便再也不能严肃不能正经,忍俊不禁地噗嗤一笑,霜冷的脸融化成粉红的花面,澌澌然地从山顶到山麓,再到村落,再淙淙地流入溪河湖海,醉心于横跨千里的春天的旅程。春雨细细地蒙蒙地飘洒,像冰凉的薄翼一般的纱巾,盖在人们的脸上和身上,迷离了极目远眺的视线。早春的雨,从不刻意地张扬,也不赤裸地显露。她像一个温文尔雅盈盈细步的小家碧玉,悄无声息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在这样的时节夜卧听雨,滴滴答答絮絮密密的天籁之声,春的梦,其实就是封闭已久的窗户被猛地推开,将会润湿无数浪漫的关于早春的梦境。早沉寂麻木的心灵迎着清新的空气自由地放飞:就是新孵的蝴蝶飞弋停停翩跹[1]起舞,撩起红男绿女们郊游远足的浓浓兴致;就是在湖畔溪边浣纱的江南女子,纤纤的素手触摸到温温的水流的血脉,粉红的脸颊上荡漾的那份惊喜。早春就是这样,总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挪移和靠近,洋溢着生命萌动的灵气。
③广袤的原野上,早春的景致新鲜而纯情,充满生命成长的欲望。早春尚不是百花竞艳百鸟鸣啭的时节,早春的标志模糊而暖昧,浅浅淡淡的草色,总让人们轻易地忽略她那轻盈而神秘的脚步,忽略那刚刚萌发的、若有若无的春意。放眼远望,野草已经始发,但还没有完全显绿,猛地一看,依然是冬天的枯色。粗心大意的人,也许就这样放弃了探春的努力,在早春已经来临的时候,仍然怀着沉重的冬天的心情。对于早春的虔诚[2]的恋者,却不会因为冬天设置的迷障,而错失一睹为快的赏心悦目的感受。春风乍起的时候,他们必定会应和季节的脉搏,扑进大自然的怀抱。这时是否能看到野草所渗透出来的绿色?早春望草,须有一种望草的心情和敏锐的感觉。古诗云“草色遥看近却无”,与其说古人“看见”草色,不如说古人以一种观赏的姿态感知到了野草生机始发的势头口这种若有若无却漫山遍野的绿意,这种看似柔弱其实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们看到了早春的活力.从而对一年的生活充满希望。
④春天是四季的发轫‘胡,而早春则是一段最宝贵最美好时光的起点。早春时节,播下, 希望的种子,那么在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有改动)
注释: [1]翩跹(piān xiān):形容轻快地跳舞。  [2]虔(qián)诚:恭敬而有诚意(原多指宗教信仰)。[3]发轫(rèn):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小题1】读完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一个简洁而恰当的标题。
【小题2】请把本文第②段中突出春雨“温柔”特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题3】选出对早春原野的特点归纳最恰当的一项。
A.寒冷而凝重B.隐约而含蓄C.鲜艳而活泼D.热烈而奔放
【小题4】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春天的景致。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进行简要赏析。
比喻句(拟人句):
赏析:
【小题5】作者在文末写道::“早春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在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读了这段话,你一定会产生许多感想。请联系生活,读谈自己的体会(不少于50字)。
8.

太阳路
①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着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发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②“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③“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④“去太阳上有路吗?”
⑤“当然有的。”
⑥“啊,那怎么个走呀?”
⑦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
⑧“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⑨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八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⑩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处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有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小题1】第一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小题2】“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结合句意,分别说说加点的两个“长”的含义。
长:_________   长:_________
【小题3】“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小题4】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_。
【小题5】“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有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用一两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6】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5.名著阅读(共1题)

9.
(题文)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章。请你写出一句话的书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面是某同学读《朝花夕拾》的感受,请你在横线上补充相关内容。 
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____;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____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____的关好品质;读《朝花夕拾》,我感受到了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综合性学习。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热爱的老师,特别是那些给自己留下别样印象的老师。临近毕业,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献给教师的歌——红烛颂”为主题的专题实践活动,请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请根据示例,写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形象地概括老师的崇高形象和伟大精神示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表达你对老师的尊敬和赞美之情,请以手机短信的方式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发出祝福的话。你将对他(她)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1.
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____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