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浩瀚 沉湎(miǎn) 磕绊(bàn) 望眼欲穿 |
B.秀颀 濡(rú)染 毓(yù)秀 阿谀奉承 |
C.落寞 雾霭(ǎi) 自艾(ài) 汗流夹背 |
D.锤炼 惬(qiè)意 猝(cù)然 坦荡如砥 |
2.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近两年,“工匠精神”在中国渐成热词。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精神都被看作原动力之一。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近两年,“工匠精神”在中国渐成热词。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精神都被看作原动力之一。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内容脱颖而出境界 |
B.融会贯通内涵更胜一筹情境 |
C.出神入化内容遥遥领先情境 |
D.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 |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釜山行》《湄公河行动》等几部电影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
B.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上可没闲着,他们健身、养蚕、看电视。除此之外,他们还不忘发挥中国人的种菜天赋,在银河系开辟了菜园子。 |
C.妈妈说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题目叫“我宁可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
D.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的。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③,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之?”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③,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之?”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舟行过市桥(乘船) |
B.此人负三十金无偿(欠) |
C.翁徐谕之曰(告诉) |
D.或问尤翁(或者) |
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
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
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
D.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
A.有一个人挑粪倒入夏翁的船,溅到夏翁的衣服。僮仆很生气,想打他,夏翁说:“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 |
B.长洲尤翁开钱庄营生,年末,邻居上门吵闹。司典者(管理典当的职员)上前对尤翁诉说:“此人拿衣服来典押借钱,现在却空手前来赎取,回去后出口骂人,有这种道理吗?” |
C.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 |
D.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偿还他衣物。他从邻人的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 |
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①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②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③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④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⑤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 C曾经在2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⑥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⑦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早在2008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⑧有趣的是,在FCC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约时报》这样解释FCC的行为——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⑨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Twitter上抱怨一下她。”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以下不是FCC用来确认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依据的一项是
【小题3】同学们就飞机上打电话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①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②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③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④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⑤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 C曾经在2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⑥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⑦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早在2008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⑧有趣的是,在FCC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约时报》这样解释FCC的行为——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⑨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Twitter上抱怨一下她。”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坐飞机还能打电话。 |
B.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是因为手机很“危险”。 |
C.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可能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 |
D.1991年时,人们认为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
A.手机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未被证实。 |
B.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或屏蔽技术的提高使得这一“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 |
C.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 |
D.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
A.小泽同学说:“飞行时能够利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能减少旅途的枯燥。” |
B.小天同学说:“航空公司需增加信号接收器安装方面的成本。 |
C.小宇同学说:“航空公司需制定乘客在飞机上打电话的管理细则。” |
D.小桐同学说:“以前坐飞机时不能打电话闷死了,我今天寒假要坐飞机去外地度假,到时候我要在飞机上打电话给你们聊个够。” |
4.综合性学习- (共2题)
6.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小题1】在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学习之旅中,我们有幸遇见这样一些古仁人:主张舍生取义的孟子,提倡兼爱、非攻的墨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推己及人、心怀天下的杜甫,反躬自省、关心民生疾苦的白居易,先忧后乐的范仲淹,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某班决定就此单元的内容开展一次拓展性学习活动,各学习小组可以自定内容和形式。请你为清风组、明月组和朝阳组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一个活动。要求:依据示例,从目的、方式等角度进行表述。
示例:为了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搜集诸子百家故事,在班上召开一次故事会
【小题2】在诸子百家的故事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人知。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小姨的孩子马上要上初中了,小姨因为自家房子不是“学区房”孩子上不了名校而苦恼。你对小姨说:
【小题1】在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学习之旅中,我们有幸遇见这样一些古仁人:主张舍生取义的孟子,提倡兼爱、非攻的墨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推己及人、心怀天下的杜甫,反躬自省、关心民生疾苦的白居易,先忧后乐的范仲淹,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某班决定就此单元的内容开展一次拓展性学习活动,各学习小组可以自定内容和形式。请你为清风组、明月组和朝阳组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一个活动。要求:依据示例,从目的、方式等角度进行表述。
示例:为了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搜集诸子百家故事,在班上召开一次故事会
【小题2】在诸子百家的故事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人知。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小姨的孩子马上要上初中了,小姨因为自家房子不是“学区房”孩子上不了名校而苦恼。你对小姨说:
7.
填空。
(1)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2)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中“两朝开济”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这两句刻画出了一位_________的贤相形象。
(1)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2)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中“两朝开济”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这两句刻画出了一位_________的贤相形象。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