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下列代数式:2xy2,-{#mathml#}{#/mathml#}ab,{#mathml#}{#/mathml#},2b=1,m,{#mathml#}{#/mathml#},{#mathml#}{#/mathml#}中,单项式有( )
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①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句②鹦鹉能言,不离于禽③猩猩能言,不离于兽④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有一件事情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交响乐队演奏,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听见。
A.人们称誉贝多芬为乐圣 | B.被人们称誉为乐圣的贝多芬 |
C.贝多芬被人们称誉为乐圣 | D.人们把贝多芬称誉为乐圣 |
在下列各数:0.050050005…,{#mathml#}{#/mathml#} ,0.2,{#mathml#}{#/mathml#} ,{#mathml#}{#/mathml#} ,{#mathml#}{#/mathml#} ,{#mathml#}{#/mathml#}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在下列各数:0.050050005…,{#mathml#}{#/mathml#} ,0.2,{#mathml#}{#/mathml#} ,{#mathml#}{#/mathml#} ,{#mathml#}{#/mathml#} ,{#mathml#}{#/mathml#}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在下列各数:0.050050005…,{#mathml#}{#/mathml#} ,0.2,{#mathml#}{#/mathml#} ,{#mathml#}{#/mathml#} ,{#mathml#}{#/mathml#} ,{#mathml#}{#/mathml#}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核工记(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馀兴乃尔。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取诗“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补充注释
(1)雉(zhì):城墙垛子。 (2)司更卒:更夫。司,管理。 (3)桴(fú):鼓槌。
(4)章:棵。(5)应门:应声开门。(6)延纳:邀请(人)进门。(7)浮屠:宝塔。(8)舣:拢船靠岸。(9)招提:寺。本义是四方,僧为四方僧,住处为招提僧坊。 (10)须弥:佛经里的高山。
【小题1】词语解释
(1)长五分许( ) (2)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 )
(3)近滩维一小舟( ) (4)殆谓是欤( )
【小题2】句子翻译
(1)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篇文章所记桃核工艺品的微雕世界是一首七言唐诗的意境的再现,你知道是哪一首诗吗?请在横线上填写诗句、作者以及诗歌题目。
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句。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计人凡七:___四,___一,___一,___一。(填写人物身份)
【小题5】文章开头交代“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有什么作用?
3.名著阅读- (共1题)
A.观世音甘泉活树 | B.荆棘岭悟能努力 | C.青面兽北京斗武 | D.木仙庵三藏谈诗 |
E、武行者醉打孔亮 F、孙悟空三岛求方 G、汴京城杨志卖刀 H、九九数完魔灭尽
I、急先锋东郭争功 J、三三行满道归根 K、锦毛虎义释宋江 L、梁山泊林冲落草
( )——( ) ( )——( ) ( )——( )
( )——( ) ( )——( ) ( )——( )
4.语言表达- (共1题)
甲: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乙:要学好英语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
甲:确实,我上课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有时老师讲到哪里我都不知道。
乙:是啊,我以前也存在这种情况,现在懂得了,必须认真用耳朵听,还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做好笔记,这样才能学好英语。
(1)
(2)
5.综合性学习- (共3题)
例:20÷3(陆陆续续)
(1) 12345609 ( ) (2)1×1=1( )
(3) 9寸+1寸=1尺( ) (4)1256789( )
(活动一:妙笔生花绘“嫦娥”)“嫦娥奔月”的场景令人激动,“嫦娥2号”发射的场面一幕幕已深刻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嫦娥2号”发射图片,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新闻报道话“嫦娥”)“嫦娥二号”奔月,新闻报道紧随其后。请阅读下面图片和新闻,按照要求答题。

(温家宝总理出席揭幕仪式并揭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众网·新闻频道讯 今天上午,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的局部影像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揭幕仪式并为影像图揭幕。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首次公布的月球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是一张黑白照片。据国防科技工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影像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是卫星距离月面大约18.7公里地方拍摄获取。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六个工程目标已经全部实现。这意味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二号10月1日成功升空,到现在已过去一个多月,而嫦娥二号的发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月球虹湾地区进行高清晰度的拍摄。而此次拍摄将为今后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并实施着陆做好前期准备。
据悉,此次嫦娥二号携带的CCD相机分辨率提高很多,嫦娥一号是120米分辨率,而嫦娥二号在100公里圆轨道运行时分辨率优于10米,进入100公里×15公里的椭圆轨道时,其分辨率能达到1米,已超过了原先预定的1.5米的指标。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提供了哪三条主要信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发现并描述了许多不同的世界。人们的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形象——可是他仍然没有能把一切可能的世界都描述完。
不同的世界( ) 新的世界( ) 可能的世界( )
A.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 |
B.指人类从不同的空间角度发现和描述的许多不同的世界 |
C.被改造了的、呈现崭新姿态的世界 |
D.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 |
E.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 |
F.幻想中可能出现的理想世界 |
6.作文- (共1题)
题一:朋友
要求:①中心明确;②叙事清楚,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③700字左右;④文中不要出现本人姓名、校名。
题二:读下列材料,可产生多种感受,请根据个人的理解,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鉴真和尚刚刚遁入空门时,做的是行脚僧。有一天,日上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知道鉴真对做行脚僧很不满,便对他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看看吧。”由于刚下过雨,寺前的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说:“当然。”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找不到自己的脚印。”住持又笑笑说:“你能找到今天走过的脚印吗?”鉴真说:“当然能了。”住持微笑着说道:“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明确;③论据充分,恰当运用原材料;④论证有力,结构完整。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