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A.热忱(chén) 干涸(kū) 相得益彰(zhāng) |
B.宽恕(shù) 天堑(qiàn) 鳞次栉比(jié) |
C.拮据(jū) 匀称(chèng) 惟妙惟肖(xiào) |
D.娴熟(xián) 阔绰(chuò) 吹毛求疵(cī) |
(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 的铁路系统。
(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丽所 ,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 的文字之一。
A.完善 折服 悠久 | B.完整 佩服 悠长 |
C.完善 佩服 悠长 | D.完整 折服 悠久 |
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
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
A.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
B.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
C.梁启超纪念馆已成为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内历史文化厚重的旅游观光。 |
D.“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blank#}1{#/blank#}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blank#}2{#/blank#}环节。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blank#}1{#/blank#}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blank#}2{#/blank#}环节。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下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步行 |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质:询问 |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等待 |
D.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汤:热水 |
A.余幼时即嗜学 |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C.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 |
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
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冬天的芭蕾
韩静霆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曲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小题1】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
【小题2】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小题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小题4】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分析。
4.名著阅读- (共1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小题1】(片断一)中的“他”是指________;(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_________ 。
【小题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5.情景默写- (共1题)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择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