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5题)
3.
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7.
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
②用绿豆发出绿豆芽
③试管婴儿的诞生
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
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
②用绿豆发出绿豆芽
③试管婴儿的诞生
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
A.①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8.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类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A.生长和发育的特征 | B.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
C.新陈代谢的特征 | D.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
11.
豚鼠的毛色有棕色和黑色之分,现有一棕色雄性豚鼠与黑色雌性豚鼠交配,产生的子代都是黑色豚鼠(如图,用A.a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根据上图可推断出,在豚鼠毛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棕色是显性性状。
B. 图中棕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aa;子代豚鼠的基因组成是AA。
C. 某同学利用上述棕色雄豚鼠与他买的黑色雌豚鼠交配,生出的豚鼠有棕色和黑色, 可断定该同学买的黑色雌性豚鼠的基因组成应是Aa。
D. 豚鼠体色的遗传是受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条件和饮食结构没有任何关系。

A. 根据上图可推断出,在豚鼠毛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棕色是显性性状。
B. 图中棕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aa;子代豚鼠的基因组成是AA。
C. 某同学利用上述棕色雄豚鼠与他买的黑色雌豚鼠交配,生出的豚鼠有棕色和黑色, 可断定该同学买的黑色雌性豚鼠的基因组成应是Aa。
D. 豚鼠体色的遗传是受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条件和饮食结构没有任何关系。
14.
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内.最后产下的小鼠的体色和性别分别是()
A.黑色,雌性 | B.褐色,雌性 | C.黑色,雄性 | D.白色,雌性 |
19.
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属于抗原的是
①输入到A 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
⑤母亲移植给自己的肾脏
⑥吸入的花粉或尘土
⑦进入高原地区,体内增多的红细胞
⑧烧伤患者植入他人的皮肤
①输入到A 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
⑤母亲移植给自己的肾脏
⑥吸入的花粉或尘土
⑦进入高原地区,体内增多的红细胞
⑧烧伤患者植入他人的皮肤
A.① ② ③ ④ ⑤ | B.② ③ ④ ⑤ ⑥ |
C.① ② ⑤ ⑥ ⑧ | D.① ③ ④ ⑦ ⑧ |
24.
为了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国家抓紧研制疫苗并免费提供给人们注射。该过程中注射的主要物质及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
A.抗原,控制传染源 |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 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