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311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8

1.综合题(共5题)

1.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
各加入1 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并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
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________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组更科学、更严谨?________,试说明理由。________。
2.
观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节能灵活运动与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 ]______________有关,关节连接非常牢固与[ ]______________有关。
(2)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部分叫[ ]________________,骨骼肌两端至少附着在两块骨上。
(3)从乙图到丙图的动作,必须在____________的调节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肱二头肌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会感觉比较轻松,是因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__________状态。以上事实都体现了肌肉间的______________关系。
3.
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根据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回答:
(1)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它靠 传递信息。(填“语言”、“动作”或“气味”)
(2)小明说:“像蚂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为小明说得对吗?
答:  
(3)像蚂蚁一样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这是 的重要特征。(填“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或“社会行为”)
(4)哪些动物像蚂蚁一样营群体生活?请举出其中一例。答:
4.
如图是家兔和狼的牙齿图形,根据以下要求回答问题:

(1)牙齿具有分化,是______动物特有的重要特征。
(2)①的生理功能是适于______食物,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形状像凿子。
(3)②的生理功能是适于______食物,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尖锐。
(4)③的生理功能是适于______食物,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咀嚼面大。
(5)狼是______食性动物,因此______齿发达;兔是______食性动物,因此______齿发达。
5.
家鸽是一种善于飞行的鸟类,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家鸽身上最发达的肌肉是_____。
(2)图中结构2是_____。
(3)家鸽的呼吸方式很独特,即每呼吸一次,就在_____中进行两次_____。称之为:_____呼吸。
(4)图中2的分布,有的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中去,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图中2的作用_____
A.贮存空气,减轻比重
B.散失热量,维持体温恒定
C.减少飞行中各器官之间的摩擦
D.与其壁上的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5)与鸟一样能在空中飞行的唯一的无脊椎动物是_____。

2.单选题(共7题)

6.
下列有关“尝试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小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于体形大的动物
B.“尝试与错误”是先天性行为
C.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尝试与错误”是社会行为
7.
哺乳动物的关节腔内有滑液,它的作用是(  )
A.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有利于骨与骨之间的物质交换
C.减轻关节的重量
D.增强关节头与关节窝的联系
8.
小林同学仔细观察山地野猴和动物园的猴子,发现了猴子一系列有趣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野猴看到陌生人时逃走B.动物园的猴子向人“行礼”
C.野猴爬到树顶摘桃子D.动物园的小猴子向游客索要桃子
9.
下列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
A.壁虎断尾B.乌贼释放墨汁
C.蜥蜴变色D.蜜蜂跳圆形舞
10.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菜青虫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
C.适应行为D.无法确定
11.
自然界中的动物,有的体温恒定,有的体温随环境变化。下列动物体温不恒定的是(  )
A.东北虎B.家鸽C.蝙蝠D.蛇
12.
通过学习认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我们知道空中飞行的动物()
A.都是脊椎动物
B.都是无脊椎动物
C.既有脊椎动物,又有无脊椎动物
D.既不是脊椎动物,也不是无脊椎动物

3.选择题(共1题)

13.

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量重,大多数都放在电视机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这可以反映出(    )

4.填空题(共1题)

14.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的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虽然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个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叫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于B鸟群。但是,如果把白冠雀幼雏a移到黄莺群中,它却学不会黄莺的叫声。
(1)a的鸣叫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 行为作用的结果。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a的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