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传承 恪守 准则 D. 传播 保守 准则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 传播 恪守 规则 B. 传承 保守 规则C. 传承 恪守 准则 D. 传播 保守 准则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
C.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 |
D.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名句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僵卧孤村不自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遥怜故乡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5)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6)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论语》中点明时间流逝之快,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思乡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僵卧孤村不自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遥怜故乡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5)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6)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论语》中点明时间流逝之快,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思乡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诗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
【小题2】诗歌的尾联抒发诗人何种情感?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
B.“客路’就是“旅途”的意思,第一句交代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乘舟而来的情况。 |
C.“潮平”指的是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的是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
D.“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________)
(3)将啮其喉(________)
(4)乃伪睡以俟(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________)
(3)将啮其喉(________)
(4)乃伪睡以俟(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乃杀而取其革。 |
D.竟忘其为狼/及其家穿井 |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5.语言表达- (共1题)
6.
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甜蜜的回忆如花。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甜蜜的回忆如花。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7.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国对联文化》
中国对联文化
【对联起源】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分类】
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美学价值】
(1)形式美
①对称之美
词性相对:“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来鸿” 对“去燕”。
平仄对立: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大致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三声、第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大致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一声、第二声)。
②色彩之美
喜庆的对联,都是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的。特别考究的人家是用金粉写在红纸上, 或者,先用毛笔写上黑字,然后再用金粉套黑字的边。
③书法之美
楷书如坐,行书如走,草书如跑。对联上的字,尽量请书法写得漂亮的人写,既光门楣,又表示对未来恭敬之意。
(2)内容美
①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②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元孙。
(3)艺术美
A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B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对话春联】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小题1】下列关于“对联”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请你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在【对话春联】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下联( )
【小题3】请你从【美学价值】 “艺术美”栏目中列举的AB两幅对联中选择一幅,从语言艺术角度加以赏析。
【小题4】结合上文,就下面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大学生小君听说舅舅在小镇上开了新店,买了红纸精心写了一幅对联,兴冲冲送到舅舅店里,可是舅舅很随意地放在一边,说这会生意正忙,等忙好再贴。事实上,这幅对联再也没有被贴出来,而小店对面的小摊上,各种烫金的春联和“福”字正在风中招揽着顾客。
中国对联文化
【对联起源】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分类】
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美学价值】
(1)形式美
①对称之美
词性相对:“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来鸿” 对“去燕”。
平仄对立: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大致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三声、第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大致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一声、第二声)。
②色彩之美
喜庆的对联,都是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的。特别考究的人家是用金粉写在红纸上, 或者,先用毛笔写上黑字,然后再用金粉套黑字的边。
③书法之美
楷书如坐,行书如走,草书如跑。对联上的字,尽量请书法写得漂亮的人写,既光门楣,又表示对未来恭敬之意。
(2)内容美
①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②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元孙。
(3)艺术美
A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B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对话春联】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小题1】下列关于“对联”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的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上下联讲究对仗。 |
B.对联讲究色彩美,颜色为红黑二色。 |
C.【美学价值】中“内容美”所列举的两个对联,均为“春联”。 |
D.对联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
A.万户栖柳依依 | B.千家喜气洋洋 |
C.春回爆竹声声 | D.春来微风缕缕 |
【小题4】结合上文,就下面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大学生小君听说舅舅在小镇上开了新店,买了红纸精心写了一幅对联,兴冲冲送到舅舅店里,可是舅舅很随意地放在一边,说这会生意正忙,等忙好再贴。事实上,这幅对联再也没有被贴出来,而小店对面的小摊上,各种烫金的春联和“福”字正在风中招揽着顾客。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