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0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选择题(共1题)

1.
(2016年中考贵州黔西南州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诗歌鉴赏(共1题)

2.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设问起笔,传神地写出了作者第一次望见泰山时的兴奋和赞叹之情。
B.“齐鲁青未了”一句的意思是远在齐鲁大地之外还能望见泰山山色的郁郁葱葱。
C.“荡胸生层云”既写出了山中云气蒸腾,也写出了作者心潮起伏。
D.诗的尾联写出了作者登上泰山绝顶,俯瞰群山时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节选
【注释】①阖:关闭。 ②箧:箱子。③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④习:熟悉。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1)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
(3)及为相(_____________) (4)手不释卷(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写2个方面)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三)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赏析下列句子。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小题3】“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请写出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理活动。
5.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那时候有多美
   ①那个五月的雨天,新来的语文老师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来到我们身边。当他立在教室门前,大家都鸦雀无声地盯着他看。
  ②“今天的作文课,描述你们的新语文老师——我。”他走到讲桌前,行头都没有卸掉,就这么抱着手肘,看着我们写作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鲜的老师,很新鲜。我留意到,他的鞋上还粘着一片水灵灵的草叶子。因为披着蓑衣,所以他走过的时候,掀起了一阵麦草的清香。
  ③“写作不是闭门造车,要到田野里去!”A当其他班的同学在教室里上课时,我们则头戴柳条编的花环,蒲公英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了校园。他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外面风景那么美,在屋里待着简直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会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读鲁迅的文章,在潺潺的小溪边背苏轼的词,在洁白的羊群中念余光中的乡愁……
  ④老师教我们唱一首《那时候有多美》的民谣,他会弹吉他。老师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合唱。
  ⑤我们的老师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可谁能想到,这么个铁塔般的汉子心中,满满的全是有关文学和艺术的柔情呢?
  ⑥半学期在“田园牧歌”中度过,我们班在期中考试遭遇了“滑铁卢”。除了语文成绩的平均分全年级最高,其余的课简直惨不忍睹。在那么有趣的语文课里待着太美了,其余的课都用来回味了,谁还有心思趴在课桌上,看着铁青的黑板?
⑦成绩出来的那天上午,老师还安慰我们,不要灰心,总会有又有趣又能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的。但下午开家长会时,家长像一群等着吃肉的秃鹫,在老师发分数条的时候就开始虎视眈眈了......
  ⑧于是,之后的语文课基本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可是作文课,他还是带我们去了学校附近的湖边。当老师讲述该如何描写湖的时候,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个湖我们天天见,知道怎么写,没必要来这里。”
⑨“可是湖水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呀,光线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景色是不一样的,甚至湖水的气味也是不一样的!”老师没听出来学生话语中的挑衅,他沉浸在自己对湖水的一往情深中,“在我们北方,几乎见不到这么美的湖……”
  ⑩可是,更多的同学关心的是会不会因为成绩差而挨打。于是,不少家长和学生发起签名上书的倡议,开始质疑语文老师的教学
  ⑾不久,老师来向我们辞行。他走得很突然,一如他来的时候那样。最后一篇作文是“离别”,老师事先帮每一个人在作文上写好了题目。字迹飘逸俊秀,与他的外形差距很大。这一刻,我们都哭了。
  ⑿后来,我们换了“称职”的语文老师,这一年,我们班的升学率全校最高。
  ⒀毕业后,我也会来那片湖泊,转一转,看一看。才发现,原来老师说的是真的。这片在我们曾经看来百年不变的湖泊,确实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颜色。而且,雨天湖水散发着淡淡的雾气,闻着青草的香味。可是这么多年了,却是由一个外乡人为我们点明的。
那时候有多美,笑起来像一湖清水,连叹息都那么轻微,我不能体会。”
【小题1】阅读全文,摘选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那个五月的雨天,他来到我们班,大家觉得他______________;期中考之后,他在作文课上深情描述湖水时,部分同学______________;老师被迫辞行时,我们哭了。
【小题2】“因为披着蓑衣,所以他走过的时候,掀起了一阵麦草的清香。”联系上下文,谈谈“麦草的清香”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小题3】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当其他班的同学在教室里上课时,我们则头戴柳条编的花环,蒲公英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了校园。
【小题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话的作用。
【小题5】文中的第一位语文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请写出两个方面)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建阳市麻沙镇的楠木林, 是省3A级景区, 林内建有3D树洞画。 一个个色彩斑lán (   )①栩栩如生的动物盘旋在楠木树根部,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走出楠木林,踏入水南村,悠悠古韵扑面而来,呈现出一幅丰饶( )的景象。麻沙镇山川秀丽,古迹众多,被称为“闽北理学文化名村”,的确是担得起这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丰饶(________) 色彩斑 l án(______)
【小题2】文段中的①处应填入的标点是__________
【小题3】请用一个成语替换文段中的划线句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7.
昙花乍放,雨打芭蕉,雪敲竹楼,那一刻,令人怦然心动;学生勤奋学习,园丁细心浇花,保安专注看书,那一刻,令人怦然心动; 寒冷时,父母送来一件外套,困难时,朋友陪伴我的身影,无助时,陌生人露出善意的微笑,那一刻,令人怦然心动……蓦然回首,生活中的某一瞬间、短暂的一幕,都让你我怦然心动。请以“那一刻,我怦然心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自己亲身的经历和体验;
(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3)不少于600 字,且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