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发酵知识后,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下柱形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玻璃杯必须密封的原因是_____.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
(3)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步骤.
(4)本实验除________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柱状图得出结论: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下柱形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玻璃杯必须密封的原因是_____.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
(3)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步骤.
(4)本实验除________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柱状图得出结论: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

2.
如图分别为人体屈肘动作示意图,请根据回答(方框内填图中标号):

(1)观察图一,骨骼肌由________组成,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引_____绕着_____产生运动。
(2)小刚希望通过举哑铃来锻炼上臂肌肉,当他屈肘(如图一所示)将哑铃举向胸前时感到很吃力,说明他上臂力量不足的肌肉主要是__,此时这块肌肉处于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运动还需要有关节的参与.图二关节示意图中,[]__包裹在关节周围,对关节有加固作用;[]__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这样的结构,使得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1)观察图一,骨骼肌由________组成,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引_____绕着_____产生运动。
(2)小刚希望通过举哑铃来锻炼上臂肌肉,当他屈肘(如图一所示)将哑铃举向胸前时感到很吃力,说明他上臂力量不足的肌肉主要是__,此时这块肌肉处于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运动还需要有关节的参与.图二关节示意图中,[]__包裹在关节周围,对关节有加固作用;[]__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这样的结构,使得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3.
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以上动物都能在陆地生活,但不能用肺呼吸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
(2)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是____所在的类群(填写字母代号)。
(3)____动物所属类群开始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填字母代号),它比B更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D适于飞行生活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温恒定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旺盛,有足够的能量维持体温(填生理活动)。

(1)以上动物都能在陆地生活,但不能用肺呼吸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
(2)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是____所在的类群(填写字母代号)。
(3)____动物所属类群开始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填字母代号),它比B更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D适于飞行生活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温恒定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旺盛,有足够的能量维持体温(填生理活动)。
4.
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________对称,有口无肛门。
(2)B是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_______有利于攻击和防御,有口无肛门。
(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动物(类群)。
(4)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_____,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__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1)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________对称,有口无肛门。
(2)B是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_______有利于攻击和防御,有口无肛门。
(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动物(类群)。
(4)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_____,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__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5.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鄱阳湖位于我省北部、水域流经九江、上饶和南昌,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近年来,枯水期提前、持续时间延长已成为常态.今年冬天,鄱阳湖已严重干枯,截至2015年1月18日8时,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仅266平方公里,仅为丰水期最大面积的120.
然而,相对平浅的湖面上,三步一小网,五步一大网的现象却十分显眼.村民们黑压压地设置着一道道网阵,高高的竹子牵拉着一张张大网,向湖内延伸,水域被圈成块状,将本就狭小的湖区挤占得严严实实.有的是定置网,网孔非常小,直线摆设;有的是“迷魂阵”,大网套小网,迂回布设.鱼儿进入这些非法网具后根本无法脱身,连小鱼苗都要被“一窝端”.这导致很多鱼类的繁殖地也遭受破坏,鄱阳湖检测的鱼类种群在年年减少.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还直接威胁到鸟类的生存繁衍.“人鸟争食”的现象在鄱阳湖不少地方存在,这个矛盾已经成为“候鸟保护”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1)鄱阳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________ (高/低).
(2)从上述材料分析,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面临危险的原因有________ .
(3)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________ 的多样性和________ 的多样性.鄱阳湖鱼类种类多样性的减少实质是________ 多样性的减少.
(4)“候鸟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5)为了改善鄱阳湖现状,保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鄱阳湖保护管理处向广大市民征集宝贵建议.除上题中提到的措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写出两条)
①________;②________ .
鄱阳湖位于我省北部、水域流经九江、上饶和南昌,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近年来,枯水期提前、持续时间延长已成为常态.今年冬天,鄱阳湖已严重干枯,截至2015年1月18日8时,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仅266平方公里,仅为丰水期最大面积的120.
然而,相对平浅的湖面上,三步一小网,五步一大网的现象却十分显眼.村民们黑压压地设置着一道道网阵,高高的竹子牵拉着一张张大网,向湖内延伸,水域被圈成块状,将本就狭小的湖区挤占得严严实实.有的是定置网,网孔非常小,直线摆设;有的是“迷魂阵”,大网套小网,迂回布设.鱼儿进入这些非法网具后根本无法脱身,连小鱼苗都要被“一窝端”.这导致很多鱼类的繁殖地也遭受破坏,鄱阳湖检测的鱼类种群在年年减少.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还直接威胁到鸟类的生存繁衍.“人鸟争食”的现象在鄱阳湖不少地方存在,这个矛盾已经成为“候鸟保护”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1)鄱阳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________ (高/低).
(2)从上述材料分析,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面临危险的原因有________ .
A.湖泊面积减少 | B.环境污染 | C.外来物种竞争 | D.人类滥捕乱杀 E.偷猎 F.滥砍乱伐 |
(4)“候鸟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5)为了改善鄱阳湖现状,保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鄱阳湖保护管理处向广大市民征集宝贵建议.除上题中提到的措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写出两条)
①________;②________ .
2.单选题- (共8题)
6.
下列证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取两种不同的落叶,分为甲、乙两组 |
B.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 |
C.灭菌后,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
D.实验过程中落叶要保持潮湿 |
7.
种植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A.豆科植物能将它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分解到土壤中 |
B.豆科植物能吸引更多的蚯蚓 |
C.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 |
D.豆科植物能杀死土壤中的细菌 |
8.
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羊群跟随头羊行动 |
B.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释放信息激素,使其他个体迅速聚集 |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
D.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 |
9.
近年来,各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积极组织同学们进行跑步、跳绳、踢毽、跳舞等多种运动.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 |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
C.一个动作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
D.运动需要多个系统协调配合 |
10.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前,要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
B.观察蚯蚓时,需要经常用湿棉球擦拭其体表,保持湿润 |
C.观察青霉菌时,发现其菌丝呈褐色 |
D.观察鱼呼吸时,水从口流入,并从鳃盖后缘流出 |
11.
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
B.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性状)等方面的特征 |
C.分类的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
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 |
12.
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