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0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0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粗犷(guǎng)   剔透(tī) 倏忽(shū) 人声鼎沸(fú)
B.舷窗(xián)    倔强(juè)    挑衅(tiǎo) 面面相觑(qù)
C.驯良(xún) 深邃(suì)    摒弃(pìng) 无动于衷(zhōng)
D.濒危(bīn) 分娩(miǎn)   分外(fèn) 心旷神怡(yí)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地斗嘴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B.在推进落实依法治国方面,要坚决,不能优柔寡断;要有信心,不能三心二意。
C.宁启铁路的豁然贯通,给扬州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D.王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3.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
解说:“思想感情奔流”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B.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和善的人,看笑容就知道。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笔墨纸砚   说学逗唱   阴晴圆缺   亭台轩榭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解说: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约5亿左右,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
B.2016年,扬州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的推动。
C.扬州公交社区巴士之所以均选用扬州本地产纯电动公交车的原因,就是为了把社区巴士打造成扬州公交的新亮点。
D.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松鼠》作者法布尔和《松树金龟子》作者布丰,都是法国学者、作家。这两篇文章都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渗透着人文关怀。
B.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去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C.唐朝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按照虎惧驴、识驴、吃驴的顺序,塑造了两个鲜明而又典型的形象。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事物吓倒,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D.《蝉》的作者虞世南,是唐朝人,这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品格。

2.字词书写(共1题)

6.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个园还是很值得一去的。景色很美,竹子很多,即使在很冷的初冬,这些生机勃勃的竹子,仍然给人一种春意ànɡ(______)然的感觉。园内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抹去了纯cuì(______)大气的感觉,展示出了一种秀气的姿态。园内的枫叶红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美!院子很大,布局错落有zhì(______),纯纯的江南小院,白墙dài(______)瓦,小桥流水人家。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完成题目。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①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②荆吴:古代国名,在这里泛指江南。
【小题1】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对第二句中“渺茫”一词的理解。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文言文阅读
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皆俱。两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钉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
【注释】①壶觞:酒器    ②饾钉(dòu  dìng):供陈设的食品。③欹(qī):斜。
【小题1】解释词语。
(1)因势象形 因:__________________ (2)曾不盈寸 盈: __________________
(3)尝贻余核舟一 尝:__________________   (4)大可二寸 可: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与例句中划线词“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中俄冠而多髯者东坡
A.中轩敞者
B.尝奏荐某人
C.盖简桃核修狭者
D.一乐工能刻木
【小题3】句子翻译。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聚焦“PM2.5”

①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更多的是“雾霾”。于是一个原本陌生的词——“PM2.5”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②什么是PM2.5?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是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
③PM2.5的来源很广,包括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人为来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其次是在空气中间接转化的PM2.5,其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此外,还有其他的人为来源,主要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等。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等。

④PM2.5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1/20,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咳嗽、哮喘、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PM2.5还会与身体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影响血液的输送,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严重的心脏疾病。此外,PM2.5中的某些成分还会使人体产生病变,从而诱发癌症。

⑤面对越来越超标的PM2.5,在雾霾天气下我们该怎么做呢?在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近地面空气中积聚着大量有害的气溶胶粒子,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需戴口罩。早晨空气质量较差,最好不要锻炼,锻炼应选择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同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降低运动强度。
【小题1】结合文章第②段给“PM2.5”下定义。
【小题2】概括回答“PM2.5”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小题3】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PM2.5”?并结合文章具体说明。
【小题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提出两种治理“PM2.5”的具体方法。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综合实践题。
(一)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闵惠芬常说,“民乐既要让外国人喜爱,也要让中国人喜爱,才算成功”。她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二胡和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上。她曾提出“中西合璧”的观点。传承千年的民族音乐借鉴西方的音乐技术,用新的语言与方式来传达,或许更加能够使现代的观众接受。
【材料二】文艺评论界认为,闵惠芬的艺术既是高雅的,属于殿堂级的经典,是不折不扣的“阳春白雪”;同时她又是“草根”的,她从来没有忘记过渴望得到音乐滋养的普通大众,她是“接地气”的。
【材料三】“二泉映月听松涛,长城随想洪湖愿,人间不再闻绝响,江河水流万古长。”根据闵惠芬创作演奏过的名曲,网民编出了这样一首挽诗。对许多人而言,闵惠芬的弦音和精神,都将深深留在记忆里。
(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闵惠芬的弦音和精神”为什么能“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间艺术,传承着民族朴实而宝贵的古老文化。但是,民间艺术正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在多种场合大声呼吁。请你也为保护民间艺术提出两条建议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你从《西游记》四个主题人物中任选一个,说说在品读其形象时可以汲取怎样的正能量,同时避免其个性方面的哪些不足。
我选择______________,我可以学习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1.
请以“ 是温暖的太阳”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宽容”“爱”“真情”等),要有真情实感。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