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细细 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 ,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 ,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
A.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
B.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
C.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
D.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2.字词书写- (共2题)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liàn自己的仁爱之心;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① liàn(______) ②濯 (_______)
学校开展“关爱亲人,孝行天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从照汉字演变历史考究“孝”字c应属________;其造字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011年1月,有报道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订草案中,在《精神慰藉》一章中拟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也有人认为儿女不探望老人,原因千万种,有些根本不是法律可以调整的。比如经济窘迫、感情有严重裂缝等,亲情怎能强制?
(2)针对以上讨论,你怎么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3.诗歌鉴赏- (共1题)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①明镜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③万点声。
(注)①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做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②檐楹:池塘边房屋的瓦檐和楹柱。③荷心:荷叶。
【小题1】诗歌前两句用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
【小题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怀民亦未寝 (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_______) (4)思欲就亭止息 (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小题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ì)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一般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
⑤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也“跪”,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呢?因为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双膝跪下,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地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用于君臣之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百姓与官员之间。可见,“跪”在我国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现后,这种不平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⑥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其实,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发明越来越多,它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小题1】椅子改变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题2】第②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阐明理由。
【小题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小题4】作者认为“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请你就此联系现实生活举例加以说明。
6.名著阅读- (共1题)
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上面语段选自中国当代作家_______(作家名)的小说《_______》(书名)。语段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7.语言表达- (共1题)
8.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