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期末测试(二)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0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0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草(duò) 当(tuō)   坍(tā)   人忧天(qǐ)
B.(jiáo)悴 临(lì)   花(bāo)   有其事(shà)
C.行(qián) 啬(lìn)   戏(xī)   赫有名(hè)
D.报(chéng) 静(mì)   澈(dèng) 踉踉跄(qiàng)
2.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世百态
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2.字词书写(共1题)

3.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熏陶、感染。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到了处理分(qí)______的艺术;在鲁迅的深切怀念里,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cuì)_____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们闻到了酝(niàng)______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chén)_______ ……同学们,去阅读吧!

3.句子默写(共1题)

4.
名句默写。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静以修身,___________。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牵挂中。

4.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注]  ①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本诗写成时诗人才14岁。②终古:久远。③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小题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高山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B.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C.第三句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
D.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侧重说其桀骜不驯、勇往直前,而侧重说其巍峨险峻、连绵起伏,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小题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语言生动形象。
B.本诗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
C.本诗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D.这首绝句奔放雄健,意蕴深厚,有一股豪迈之气。

5.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  ①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②缙绅: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③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④胥(xū):小官吏。⑤折阅:亏损。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期年之后  期年:_________________
②皆由讼者邀宴吏胥  皆: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小题3】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

6.名著阅读(共1题)

7.
(题文)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其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
B.全书共100回,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历经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C.唐僧在花果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收取沙僧,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去往西天取经。
D.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出彩的人物,他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但也不失忠勇善良、忠厚淳朴。
(2)填空题。
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道:“……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
选段中孙悟空称罗刹为“嫂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罗刹说的“寻你报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言表达(共1题)

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不超过15字)
黑板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拍的全是蓝天,而另一张,蓝天之中点缀着几朵白云。老师问:“哪张照片里的蓝天更美?”学生们一致认为点缀着白云的蓝天更美。老师说:“是啊,白云衬托了蓝天,从而让蓝天变得更加美丽。那么,白云为什么会衬托蓝天的美丽呢?那是因为蓝天给了白云展示美的空间。”
其实,人际交往的道理也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

8.作文(共1题)

9.
写作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最让你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9.其他(共1题)

10.
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的错误。
①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新城淮中成功举办了以《欢畅科技,启智创新》为主题的科技节,②本次科技节面向全体同学,坚持将科技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引领全校师生运用科学、走进科学,③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第①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