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下列对教材中“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实验法 |
B.实验目的是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C.该实验能够说明草履虫具有应激性 |
D.将实验动物换成“水蚤”,一样能达到实验目的 |
2.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葫芦藓和肾蕨”需用微镜观察葫芦藓棕褐色孢蒴里的孢子 |
B.“观察水螅”需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水螅身体的内部结构 |
C.“观察叶片的结构”前,徒手制作叶临时横切装片时要用碘液染色 |
D.“观察酵母菌和霉菌”需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孢子囊的颜色、着生部位 |
3.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 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D. 将荒山改造为桃园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A.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 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D. 将荒山改造为桃园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4.
初中生物教材中,著名科学家与其相关学说或科学实验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 科学家 | 相关的学说或科学实狯 |
A |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 著名的曲颈瓶实验 |
B |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 进行了建立条件反射的实验 |
C | 科学家沃森(美)和克里克(英) | 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D | 首苏联科学家奥巴林 | 提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
A.A | B.B | C.C | D.D |
5.
下列各种概念的内涵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与如图所示不相符的是( )


A.肾小球→肾小体→肾单位 |
B.基因→DNA→染色体 |
C.脊神经→脊髓→中枢神经系统 |
D.吞噬细胞→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
6.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分子生物学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
B.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
C.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 |
D.对几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就能总结出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 |
7.
某种蛾易被蝙幅捕食,但此种蛾的一部分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避蝙蝠的捕食。若干年后,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祖先蛾和蛾的差异是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 | B.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已是两个物种 |
C.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 D.蛾与编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 |
8.
如图环状DNA(质粒A)上含抗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由a点切开嫁接到质粒A上形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并获取“工程菌”进行培养。结果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及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都能成功表达,而四环素抗性基因不能表达。这一事实说明( )

A. 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 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