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会同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0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8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善于运用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才能写好作文。
B.由于小李苦干加巧干,所以半年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C.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D.中国人民对于姚明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
3.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生命,需要珍藏。珍藏一句劝告,    ;珍藏一份付出,   ;珍藏一回教训,    ;珍藏一次挫折,

①人会变得睿智   ②人会变得无私   ③人会变得谦和   ④人会变得奋进
A.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2.诗歌鉴赏(共1题)

4.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C.颈联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D.尾联诗人借归雁传递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题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恬:安然。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 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辄默记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 冕因去
B.元方入门不顾    窃入学舍
C.未若柳絮因风起  冕因去
D.下车引之 父怒挞之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小题4】【甲】文主要表现元方   的特点。
【乙】文主要表现王冕    的品质。
【小题5】两篇文章都是刻画儿童形象的,阅读后,试就其中一篇说说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课内现代文阅读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小题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用得好,试说说好在哪里。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小题3】本文段抓住景物的形、声、色、味,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请各找出一例。
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本段内容,请你谈谈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小题5】这段话共七句,如果要划分为两层,你认为正确的划分方法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小题6】对这段的理解分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节选语段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B.节选语段,层次井然。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动物写到植物,局部是从植物写到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C.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而联想到成仙,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开,富有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D.这段文字表现了百草园确实是我的乐园,也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的心理。

5.名著阅读(共1题)

7.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 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朝花夕拾》原名为
(2)《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袁老师这样说:“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
活动二:
(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