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5日确立为“世界洗手日”。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设计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______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实验设计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______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各种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_____],体表有刺细胞,它和海葵同属于________动物。
(2)[A]和[B]涡虫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
(3)[C]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可是它不会被小肠内的消化液消化,是因为体壁有_________。它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因此消化管结构________。
(4)[F]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因此被称为_________动物。
(5)[D]缢蛏,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_____,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
(6)[E]鸟的体表覆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有喙无齿,双重呼吸。

(1)图中各种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_____],体表有刺细胞,它和海葵同属于________动物。
(2)[A]和[B]涡虫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
(3)[C]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可是它不会被小肠内的消化液消化,是因为体壁有_________。它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因此消化管结构________。
(4)[F]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因此被称为_________动物。
(5)[D]缢蛏,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_____,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
(6)[E]鸟的体表覆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有喙无齿,双重呼吸。
3.
图为动物分类系统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动物中,______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_________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远。
(2)猫与豹所共有的分类等级中单位最小的是___________。
(3)猫在____________这个分类等级上与抹香鲸分开。
(4)虎鲨属于鱼纲,其体形呈流线型,用____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5)抹香鲸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虎鲨和抹香鲸都生活在海洋中,且外部形态也很相似,但在分类上却相差较远,因为动物分类除了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__________。

(1)上述动物中,______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_________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远。
(2)猫与豹所共有的分类等级中单位最小的是___________。
(3)猫在____________这个分类等级上与抹香鲸分开。
(4)虎鲨属于鱼纲,其体形呈流线型,用____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5)抹香鲸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虎鲨和抹香鲸都生活在海洋中,且外部形态也很相似,但在分类上却相差较远,因为动物分类除了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__________。
2.判断题- (共4题)
3.单选题- (共15题)
12.
下列有关骨骼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块骨骼肌至少要与两块以上的骨相连 |
B.骨骼肌通过肌腱附着在骨上 |
C.骨骼肌通过收缩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
D.一块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组成 |
15.
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春蚕结茧--一丝不苟”、“瓮中捉鳖--十拿九稳”、“长颈鹿的脖子丹项鹤的腿--各有所长”、“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等。小明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
A.生活环境的不同 | B.体内有无脊柱 |
C.运动方式的不同 | D.呼吸方式的不同 |
4.选择题- (共3题)
24.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blank#}1{#/blank#},{#blank#}2{#/blank#}。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②{#blank#}3{#/blank#},志在千里;{#blank#}4{#/blank#},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③《<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
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blank#}5{#/blank#},{#blank#}6{#/blank#}。
④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的句子是:{#blank#}7{#/blank#},{#blank#}8{#/blank#}。
⑤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借自然现象表达深刻的哲理的句子是:{#blank#}9{#/blank#},{#blank#}10{#/blank#}。
25.
汽车上有许多地方要利用光的反射,A为观后镜,B为车头灯内的反射镜.A应为{#blank#}1{#/blank#},B应为{#blank#}2{#/blank#}.(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
5.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4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